
標題

標題
內容
好風借力,他石攻玉:第十二屆清遠市三名筆會采風活動在清城展開
更新時間:2023-03-16 來源:清遠作協
進入后疫情時期,清遠市三名筆會于3月4日-5日重啟線下采風活動,40余人組成的采風團一行走進清城實地采風,開啟文學靈感之旅,本地作家與名報、名刊、名社的編輯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學習。為期兩天的采風活動,先后在馬頭山風景區、九廳十八井、星鏈之音、飛霞龍田等景區進行,本市作家見證了清遠市在生態綠美、鄉村振興、歷史傳承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激發文思泉涌,催生文學力作。
據介紹,三名筆會自2011年至2022年已成功舉辦12屆,對推動本地文學發展、提升整體創作水平、促成更多作品發表、扶持青年作家成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為清遠市文學對內對外的一塊“金漆招牌”。
第十二屆清遠市三名筆會受疫情影響,線上筆會已于2022年12月24日在江心島舉行。
本次線下筆會邀請多家名報、名刊、名社的編輯出席筆會,為本地作者把脈問診、指點迷津、指向護航。
經過早前的線上交流與指導后,《南葉》執行主編李小紅老師向承辦方反饋,其負責點評的六篇作品,其中三篇將擇期刊發在《南葉》,另外三篇將推薦給《韶關日報》選用,三名筆會的成效可謂立竿見影,大大提升了清遠市文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其他編輯嘉賓也在努力發掘和推薦清遠市有實力有潛質的作家,積極作用正在發酵。
據了解,馬頭山是一個清遠近郊的丹霞地貌,大家置身于丹崖赤壁中與綠樹蔥蔥、流水行云構成一幅幅青山、綠水、紅巖的雄險畫卷,讓人陶醉!中國文人自古就有登高必賦的傳統,馬頭山的優美風光浸染了作家們的詩意心田。
在黨建室的參觀,增進了黨在關鍵時間節點的歷史知識,從而加深了對當下這個時代的認識和理解。大家紛紛分享自己的所學、所悟、所感。
走進建于清嘉慶二年的石角鐘氏大屋“九廳十八井”,盡管經過兩百多年,它的墻體已經變成灰白色,走在墻下恍惚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這片建筑群最輝煌的時代。如今只剩下殘垣斷瓦,卻仍然是歷史的熠熠生輝的明珠。
走進美麗鄉村——黃布村,體驗到了淳樸的民風與生活,感受到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和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發展成果。干凈的村道、雅致的村宅、素美的風光,給作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對一戶七層高的村宅建有玻璃觀光電梯的發現,令作家們驚嘆不已,美麗鄉村、鄉村振興原來已經走得這么遠、這么好!
晚上來到一大片緊挨北江和與大燕河的星鏈之音,開啟營地自由夜聊模式。與會人員暢談這次活動的意義和親身感受,分享創作經歷、提出創作困惑,互相交流、切磋。星鏈,仿佛就是心鏈。讓大家的心都鏈接起來了。大家一下子就把彼此的心拉近了,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第二天,采風團一行欣賞飛霞龍田的鄉野之美,被清新的草木、云卷云舒的風景所吸引。油菜花田、三角形的民宿、大棚里的草莓、稻田里的蝦、大石頭拼成的橋、潺潺的溪水等等,自然風光美不勝收,生態綠意充滿生機。這些都將融入作家們的筆端,成為書寫美的力量。
清城的優美風光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馥郁的山水風情將把作家們的心留在青山綠水間,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號角全面吹響,全社會迅速行動起來,資金人力、技術紛紛投向農村。在清城這片大地上,美麗的鄉村正悄然發生著一場巨變,相信本次采風活動對清遠市今后的文學發展又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將清遠的人文風貌傳播到更遠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