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潮州文學院簽約作家陳崇正長篇小說《懸浮術》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更新時間:2023-03-16 來源:文學潮州(南方號)
長篇小說《懸浮術》的故事發生在第一次機器人戰爭以后,美人城集團意外發現一種可以剪輯歷史的超自然力量。隨著人工智能高速發展,量子計算機開發了與更高文明進行溝通的算法語言,最終美人城集團以戴友彬采集生命故事的能力為籌碼,完成了和更高文明的交易。主人公戴友彬始終被動處于這場博弈的中心,開啟了實體虛擬人的一生。他的女友鐘秋婷,也在第二次機器人戰爭中成為時空剪輯技術的“祭品”。由戴友彬與鐘秋婷串聯起來的各式人物,生活在機器陰影的特殊生存環境之中。這群人物的內心彼此隔絕,他們并沒有生活在大地上,而是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懸浮的人生狀態。
著名評論家、《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評價這部小說:“《懸浮術》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的一支文學幻想曲。陳崇正借助科幻元素,以令人驚奇的想象力探觸人類未來,其中包含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科技反噬的隱憂,在輕盈的懸浮飛行背后是深沉的哲思。”
《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表示,通過陳崇正的小說,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巨大隱秘的遙遠的南方,如草木那樣蔥蘢,但是里面包蘊了巨大的現代性和當下性,一方面反映出了大工業、大商業對現實的作用,也能看到他寫出了南方之所以稱為南方的那些長期主宰人們的思維方式。
第五屆紅棉文學獎授獎辭
陳崇正的寫作,輕盈奇崛,思通八荒,鄉土和科幻是他小說的兩個主要面相。長篇科幻小說《懸浮術》是他朝向科幻的又一次掘進。小說交融著機器與人類、科技與現實、激情與異化、倫理與哲學等諸多復雜的糾結。這是一曲富有大灣區氣質的科幻狂想曲,一次想象力的御風而行。歷史連結著未來,浪漫交織著反思。小說啟示著:科技既為大道,也是窄門。視科技為無條件的大道,則遁入疑難重重的時空;帶著反思穿過科技的窄門,人類才能重遇生命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