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用現實題材文學作品引導社會關注
——省政協委員、省網絡作協副秘書長、網絡作家王敏
更新時間:2023-01-11 作者:黃堃媛來源:南方日報
? 從事網絡文學寫作14年,省政協委員、省網絡作協副秘書長、網絡作家王敏見證了這一領域的飛速發展。“今年是第一次參加省兩會,我非常珍惜這次建言獻策的機會,很早就準備了一份關于繁榮我省網絡文學創作的提案。”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王敏說。
這位年輕的“85后”作家注意到,目前網絡文學市場繁榮,近年來火爆全網的《長安十二時辰》《慶余年》《瑯琊榜》等諸多電視劇均改編自網絡小說。與此同時,網絡文學作品也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缺乏有影響力的本土品牌。
王敏建議,具有優越的網絡文學發展基礎,曾涌現出當年明月、卻卻等一批知名網絡作家的廣東,可以依托歷史條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打造廣東網絡文學品牌,助力廣東文化強省建設。
建議打造廣東網絡文學品牌
從大學開始,王敏就定居在深圳,這片土地給了她豐厚的創作選材和靈感。
她還記得第一次到深圳的時候,華強北滿街的“發票”叫賣聲此起彼伏,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短短十年內,這里人車混雜的“地攤”景象被整潔時尚的新貌替代,“山寨”的產業鏈被眾多知名品牌取代,華強北大步走上了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以此為切口,王敏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家消費電子企業的成長史,寫出了報告文學作品《華強北——深圳奇跡的創造者》,并在2020年5月獲得廣東重大現實題材和紅色文學創造題材扶持。
“廣東地處改革開放前沿,如今又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腹地,被深厚的嶺南文化浸潤,是文學創作題材的‘富礦’。”王敏建議,以廣東為基點,探索創辦粵港澳大灣區網絡文學港,匯聚港澳作家一起融合創作,打造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乃至海內外的網絡文學活動平臺。
她在調研中發現,為了加大對優秀作品的宣傳力度,推動網絡文學IP的孵化,湖南長沙、浙江杭州、江蘇南京等地都曾先后建起網絡文學小鎮、網絡作家谷等,吸引優秀網絡作家入駐,推動版權交易及市場資源對接。
“優秀的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往往能顯示一個地區的綜合文明程度。”王敏期待廣東搶抓機遇,建設“廣東作家村”等平臺,鏈接本土的影視、出版資源,推動打造廣東網絡文學品牌。
關注未成年人保護等社會議題
在創作中,王敏一直關注社會熱點議題,尤其是青少年相關題材。她注意到,無論是網絡文學還是改編的影視作品,青少年都是主要的受眾群體。“加強對網絡文學中優秀現實題材作品的扶持,有助引導青少年讀者形成良好的價值觀。”王敏說。
目前,她正在創作一部現實題材作品《女檢察官》,該作品入選了2022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她介紹,這部作品聚焦一位女檢察官從公訴科人員成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負責人的成長史,嘗試用細膩的視角展現我國女檢察官對律法的熱情,以及在保護未成年人時的愛心和耐心。
王敏說,最初選擇這個題材源于2020年全國兩會。當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更加明確了未成年人保護的條款。“在這背后就有一群司法工作人員的長期努力,創作這部作品也是希望能吸引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到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機制的完善。”
如今有了省政協委員這個新身份,王敏說,自己會繼續重點關注未成年人保護等社會議題。“筆墨當隨時代,我會將這次寶貴的履職機會作為學習的窗口,拓展自身的視野,提升政治素養,用更扎實的知識儲備支撐我去發現問題、尋找解決路徑,努力提出更好的提案,創作更多現實題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