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2022年廣東省十項詩歌大事
更新時間:2022-12-27 來源: 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
1、“楊克、盧衛平詩歌研討會”在廣東文學藝術中心舉行。
3月24日,“楊克、盧衛平詩歌研討會”在廣東文學藝術中心舉行。會議為“粵港澳大灣區作家作品系列研討會”活動之一,由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和廣東省作家協會共同主辦。
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詩刊》社主編、著名詩人李少君,《詩刊》社副主編、著名詩評家霍俊明,首都師大教授、著名詩評家吳思敬,著名詩人葉延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南開大學教授羅振亞,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著名詩人劉立云,魯迅詩歌獎獲得者、著名詩人曹宇翔,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著名評論家、詩人敬文東,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王山,《作家》主編、著名評論家、詩人宗仁發,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著名詩評家何言宏,著名詩人姜念光,珠海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馬融,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陳昆等領導、專家及有關媒體記者參加會議。會議由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主持。
8月,盧衛平詩集《瓷上的火焰》獲得2022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提名。
2、咸淡水詩派20家主題征詩獻禮二十大活動影響大。
值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來臨之際,廣東省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聯合作家網、中詩網、中山市詩歌學會,策劃組織了咸淡水詩派20家獻禮二十大主題征詩活動,各界反應強烈。來自中山、珠海、廣州、香港、澳門等粵港澳“咸淡水”地區,以及北京、四川、重慶等地20名作者在作家網、中詩網和咸淡水詩派微信公眾號刊發了陳小奇、丘樹宏、陳道斌等20家詩人的詩歌作品,為黨的二十大獻禮?;顒荧@得圓滿成功,廣東省作協黨組書記張培忠在活動總結報告上批示:“活動開展有聲有色,成果豐碩,應予肯定!”。
此外,省詩歌創作委員會還聯合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南方詩歌專委會、廣東現代作家研究會詩歌研究中心,成功組織了“放歌新時代,詩迎二十大”征詩活動。
3、“第七屆‘中國長詩’公益品鑒暨第七屆‘中國長詩’獎”評獎活動彰顯廣東長詩創作現象。
2022年12月25日,“第七屆‘中國長詩’公益品鑒暨第七屆‘中國長詩’獎”頒獎活動在佛山舉行,該獎項為零獎金公益性獎項?;顒佑芍袊匀毁Y源作家協會、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廣東省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作為學術指導單位,佛山市作協攜手佛山市禪城區文聯、《特區文學》雜志社、《中國漢詩》雜志社、佛山詩社聯合主辦。經全國詩歌名家推薦和詩人自薦,共收到全國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38位詩人的長詩作品138首(部),經第七屆“中國長詩”獎評委會終評委專家組評定,27位詩人獲得本屆長詩獎:最佳成就獎、最佳文本獎和最佳新銳獎,彰顯出長詩創作與長詩評獎的廣東文學現象。
4、紀念香山建縣870周年《香山頌》活動走出人文灣區交流合作新路子。
今年是香山建縣870周年。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加強粵澳地區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澳門、珠海和中山三地經濟社會發展,由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和珠海市文聯指導,珠海市香洲區文旅局和區文聯聯合澳門、珠海和中山三地詩人丘樹宏、鐘怡、姚風、鐘建平、羅子建等與有關機構,共同創作了大型詩歌音樂節目《香山頌》,并于12月9日舉辦了視頻作品分享活動,有關媒體作了廣泛報道。澳門、珠海、中山三地作家共同合作,政府、民間機構、文化義工共同參與,朗誦、歌唱、視頻等藝術方式結合,《香山頌》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合作探索了新路子。
5、全國首個“中國生態地學詩派”詩群成立。
2022年年初,由廣東詩人胡紅拴、丘樹宏、戚華海、張況、張牛、陳計會、唐德亮、林漢筠等與《生態文化》雜志主編胡偉,《北方文學》雜志主編魯微,《中國礦業報》社總編輯趙臘平,《新華文學》總編、《中國詩界》主編、原西藏軍區副政委吳傳玖,以及西南大學原校報主編鄭勁松等三十余位詩人作為發起人,結合自然資源、生態文明等與地學緊密相連之內涵,成立“中國生態地學詩派”詩群,并以“中國生態地學詩派作品小集”的形式在《北方文學》《詩歌月刊》《海華都市報》等眾多海內外純文學報刊推出大量生態地學詩歌,為生態主題文學事業發展做出了新探索。
6、2022東莞小詩人沙龍暨兒童詩大賽品牌活動持續推進.?
由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指導、東莞市文化館主辦的“好好說話,天天讀詩”2022東莞小詩人沙龍克服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年開展了線上、線下詩歌沙龍12期,近30所中小學校和近3000名孩子參與,詩人楊克、方舟、張德明、盧衛平、黃禮孩等先后為孩子們授課,點評孩子們的原創作品。
此外,作為小詩人沙龍的延伸項目,2022東莞兒童詩大賽順利舉行。大賽由東莞市文化館聯合東莞日報社共同主辦,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等為大賽指導單位,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丘樹宏擔任顧問。大賽旨在配合“2022粵港澳大灣區小學生詩歌季”的開展,推動我省小學生詩歌藝術教育走在全國前列
7、清遠市被授予全國首個“中國生態詩歌之城”稱號。
2022年8月23日,廣東省清遠市由中國詩歌學會正式命名為全國首個“中國生態詩歌之城”,并在清遠市江心島舉辦了授牌儀式。中國詩歌學會黨支部書記王山表示,清遠因持續舉辦了生態詩歌活動而引起國內外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清遠生態詩歌,不僅是清遠鮮明的文化符號,且已成為夯實、振興地方文化的“清遠現象”,是“兩山”理論詩歌實踐的先行城市。命名廣東清遠為中國首個“中國生態詩歌之城”名符其實。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等為“中國生態詩歌之城”授牌。
8、中山舉行“名刊名家面對面”2022年中山詩歌點評改稿會。
9月17日,由中山市文聯主辦、中山市詩歌學會承辦的“名家名刊面對面”2022年中山詩歌點評改稿會在中山市廣東碩泉園林股份有限公司舉行?!对姵薄冯s志主編劉川,詩評家張德明為現場30名中山詩人的作品把脈、診療。改稿會以詩人朗誦自己創作的詩歌,劉川主編和張德明教授面對面對作品進行點評的方式進行。與會詩人普遍反映,指出一首詩的缺點比一味表揚優點更彌足珍貴。每個寫作者都在想辦法不斷地突破自己的瓶頸,兩位名家老師點出了日常詩歌中創作中存在的病癥,使作者認識到了不足,并從改稿會中受到了很大啟發。這是詩歌創作的一種新嘗試。
9、“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全國名鎮?醉美東涌全國征文舉行。
由廣東散文詩學會、廣州市南沙區作家協會、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社會事務綜合服務中心(文體中心)聯合主辦的東涌鎮第八屆“全國名鎮?醉美東涌”全國征文比賽,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和支持,于10月18日評獎結果正式揭曉。經過終評委郭小東、陳劍暉、賀仲明等的嚴格評審,《紅鳥日晷,歲月有痕》等19篇作品分別獲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10、深圳舉行寰球華人中國夢?深圳杯第五屆詩詞楹聯大賽頒獎典禮與粵港澳大灣區首屆詩詞文化論壇。
以最雋永的詩詞楹聯謳歌最青春的粵港澳大灣區,寰球華人中國夢?深圳杯第五屆詩詞楹聯大賽頒獎典禮與粵港澳大灣區首屆詩詞文化論壇于12月2、3日在深圳大梅沙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位詩人及數十家詩詞組織負責人共聚一堂、共襄盛會。
本屆大賽由中華詩詞學會、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詩詞學會、深圳市長青詩社等單位共同承辦。大賽以“喜迎二十大,聚焦大灣區”為主題,謳歌推介粵港澳大灣區的巨大變化和巨大成就,大賽自今年4月至7月間面向社會公開征稿,共收到投稿作品6000余篇,經過嚴格評選、公示,最終公布等級獎29首(副),其中綜合組等級獎9首、女子組等級獎7首、楹聯組等級獎13副;另設優秀獎100首(副),其中綜合組65首、女子組8首、楹聯組27副。
? ? ? ? ? ? ? ? ? ? ? ? ? ? ? ? ? ?2022年12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