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培育東莞文藝新人才,首屆“東莞文學新實力”冬令寫作營開營
更新時間:2022-12-13 作者:章倩倩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12月12日,東莞文學藝術院首屆中青年文藝家培育活動——首屆“東莞文學新實力”冬令寫作營在東莞市文聯一樓“東莞文藝空間”舉行開營儀式。
本次冬令寫作營由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東莞文學藝術院主辦,旨在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發揮東莞文學藝術院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大對東莞文藝人才的鼓勵、支持、培育力度。
請來文學名家,提升東莞文學新實力
本次冬令寫作營為期兩周,邀請了《人民文學》編審楊海蒂、《民族文學研究》副主編劉大先、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中山大學教授謝有順、著名詩人西籬、著名詩人鄭小瓊、花城出版社社長張懿、資深文學編輯張鴻等文學名家,以線下現場授課和線上遠程授課相結合的方式,為東莞文藝精品文本類孵化項目簽約作家、東莞優秀的中青年作家等學員進行授課,激發東莞創作生產活力,推動東莞文學藝術創作向高峰邁進。
其中,《人民文學》編審楊海蒂擔任三毛散文獎、丁玲文學獎、方志敏文學獎、全國生態文學獎、全國首屆青少年自然資源成語大賽、《羊城晚報》“花地文學排行榜”等評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劉大先,還是連續多屆任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中宣部五一個工程獎評委。
劉大先說,文學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的靈魂所在,此次冬令寫作營特別有意義,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有利于把分散在城市的寫作者集中起來,組織起來大家過一種集體的寫作生活。在這種集體的文學培訓過程中,也是搭建了平臺,讓各個作家可以互相交流、碰撞提高寫作的理念和水平。
實施培育工程,培養優化人才隊伍
近年來,東莞大力實施作家和藝術家們的培育工程,加強文學人才培養優化人才隊伍。本次參與培訓的東莞作家學員均是從東莞文學藝術院簽約2孵化項目的作家和“兩新”優秀文藝人才、《城里的陽光—— 東莞勞動者優秀作品選(2018—2022)》作者及東莞具有扎實創作基礎、并取得一定成績的中青年作家中,優中選優產生的30名中青年優秀骨干作家。
此次冬令寫作營是東莞市文聯做好“聯”字文章,東莞文學藝術院做好“育”字文章的集中體現,是“聚人心”“育人才”的具體實踐,也是東莞文學藝術院加強文學人才培養優化人才隊伍的重要舉措之一。
主辦方邀請多位文學名家前來授課的同時,還結合學員創作實際,即開展文藝理論、學習輔導,也安排遠程授課。在培訓的同時,活動還搭建平臺,在培訓結束后組織導師與學員結對子,做學員作品與藝術修養的成長導師,進行一對多的遠程輔導,引導學員提高學養、涵養、修養,把崇德尚藝作為一生的功課。
同時,為了豐富學員們業余生活,搭建學員創作成果展示平臺,推介優秀作品和文藝人才,擦亮東莞文學藝術院精品孵化項目品牌。在開營儀式當天,導師和學員們還在東莞文藝空間外坪舉辦別開生面的簽約創作項目作者作品朗讀音樂會,營造濃厚的文學交流氛圍。
孵化文學項目,推動東莞文學精品創作
東莞文學藝術院決定舉辦首屆寫作營,邀請文學名家對優秀中青年作家進行培訓,除了為進一步孵化培育更多的文學中堅力量外,還希望在孵化項目中再催生更多的優秀作品,講好東莞故事,助力東莞文化強市建設。
為了激發創作生產活力,推動東莞文學藝術創作向高峰邁進,助力文化強市建設,近年來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東莞文學藝術院多舉措推動東莞文學精品創作。比如今年9月上旬,東莞文學藝術院開展了重點創作項目和文藝精品文本類孵化項目簽約,3項重點項目和13項孵化項目通過評審,給予了扶持。2023年東莞文學藝術院還將針對簽約項目的作品及作家進一步挖掘提煉項目的價值意義,推進實現簽約項目的精品化和效益最大化。
在開營儀式上,東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張彤飚深情寄語,希望學員們以本屆冬令寫作營為契機,積極投身到文化強市建設中來,用好東莞市文聯提供的各種資源,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的優秀作品,為東莞的改革開放樹碑立傳。
對作家來說,東莞是最好的寫作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本次寫作營的都是市文聯優中選優的中青年骨干作家,且他們的的“文學人生”皆扎根、成長于東莞這座“所有夢想都會開花”的城市。他們“孕育”于東莞這片土地,帶著“東莞的印記”走向或正在走向全國。
比如2011年底來莞工作的許澤平,在這座文化氛圍濃郁的城市里,接觸了許多東莞乃至省內的文化界大咖,不知不覺走上文學之路,并獲得東莞市文化精品專項資金兩次扶持,也曾評選為“東莞市青年文藝人才培育和推廣”項目的培育對象,激勵著他不斷站在更高的文學視野,以積極自信去創作。
“我之所以能走向文學,與東莞的文化氛圍息息相關。東莞經常請來各種文學大咖講課,我每次都會報名參加,虛心學習,暗中積累寫作的經驗。”參與培訓的作家莫華杰表示,如果沒有東莞,就不會有他的今天,是東莞這座城市讓他從一個小學畢業的殘疾打工仔,成長為一名作家。
來莞17年,一直扎根在基層的知名作家塞壬也參加了這次培訓。她回憶說,2005年,一直在廣東漂泊打工的她決定在東莞扎根,并與同在流水線打工的鄭小瓊相約,要在東莞寫作,寫出一片天地。“兩三年之后, 我們真的在東莞寫出來了。我們在這里迎來了第一個文學獎——荷花文學獎,以及之后的人民文學獎。”塞壬說,至今她依舊藏身在東莞一個小鎮寫作不肯離去,因為“東莞對一個作家來說,是最好的寫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