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講好新時代深圳文學故事
更新時間:2022-12-06 來源:中國藝術報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深秋時節,深圳市文聯、深圳市作協實施開展的深圳報告2022·深圳都市題材精品文學扶持項目結出累累碩果。深圳作家們聚焦都市題材,飽含熱忱,各展才華,用如椽大筆講述了一個個深圳故事,彰顯深圳新時代城市形象和時代精神。
據悉,該項目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響應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號召,助力深圳“五個典范”與“新時代文藝攀峰工程”決策部署,推動深圳文學精品創作,推進高質量文化強市,助力深圳“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
文學是現代城市文化生活與經濟發展的創意源泉,是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來,深圳文學和城市共同成長、互動共生,涌現了一批深刻觀照現實生活、集中反映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也催生了一支富有創造力、影響力的“文學深軍” ,在當代文壇留下不可取代的足跡,成為新時代中國文學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們面向本地作家,積極策劃實施深圳文學創作扶持、學術研討、宣傳推介、文學賽事等系列文學活動,目的就在于展示‘文學深軍’整體形象,構建深圳作家群體譜系,擦亮新時代‘文學深軍’品牌,不斷擴大深圳文學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對于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深圳文學使命,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王國猛表示,深圳文學必須立足新發展階段,創新文學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精心創作、勇攀高峰,力求做到“四個打通”,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一是推動協作交流,打通灣區之間、市區之間的區域邊界;二是推動文藝跨界,打通文學與其他藝術的門類邊界;三是推動創意寫作,讓文學適應新的媒介環境,打通文學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邊界;四是推動文學研究,打通文學創作與文學評論的邊界,發揮文學評論引導創作、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不斷推動深圳文學出精品、出人才、樹品牌,促進文學生產全鏈條各個環節的通力合作,推進深圳作協工作、繁榮發展深圳文學事業,為深圳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與區域文化中心城市貢獻文學力量。
深圳都市題材精品文學扶持項目是推動新時代深圳文學高質量發展,從“高原”向“高峰”邁進的一項新的重要舉措,為廣大作家講好深圳故事提供了切實的幫助和支持,將助力推動深圳文學精品創作、傳播、研究、轉化,彰顯新時代深圳文學價值。“文學深軍”也將創作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作品,樹立和傳播可信、可愛、可敬的深圳形象。現將獲獎作家及作品作專題推介。
●鐘二毛 作家、導演,在《當代》《中國作家》等發表小說、劇本,出版長篇小說《有喜》《小中產》等十余部,編劇、導演電影《死鬼的微笑》,獲第60屆美國羅切斯特國際電影節“小成本電影”獎。
◎《深愛》電影劇本 劇本中青竹男友新田的五個奇葩愿望,如何一一實現,成為五個懸念,這是整部電影的核心。分拆開來看,它像是打怪獸通關一樣的五個小品;組合起來,體現的是一位女孩以這種方式表達對亡故男友的深情摯愛。除了女主人公青竹,另外三個小伙伴小志、娜娜、胖子他哥,也都個性鮮明、樂觀陽光,劇本呈現了深圳年輕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五個愿望一一實現,青竹從一個單純、善良、怯懦、內向的職場“小白”成長為堅強、自信、能干的新一代深圳人,是友愛、包容、開放的深圳給了年輕人實現夢想的舞臺。
劇本主題充滿正能量。整體故事設置,既新穎又具有合理性,情節轉折自然平穩。作者善于運用懸念,讓故事充滿張力,情節跌宕起伏。對話符合人物身份和個性,讀來妙趣橫生。
★作者感言:對于深圳這座迅速崛起的國際化大都市來說,都市就是現實,現實就是都市。深圳文學緊抓都市題材,非常精準。講好都市故事,就是講好深圳故事,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一部分。
●陳楸帆 中國作協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協副理事長。曾多次獲得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中國科幻銀河獎、世界奇幻科幻翻譯獎、《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說獎、茅盾新人獎等國內外獎項,作品被廣泛翻譯為20多國語言,代表作有《荒潮》《人生算法》《AI未來進行式》等。
◎《神經潛行》電影劇本 陳楸帆是近年來涌現的優秀青年科幻作家,憑借一系列作品迅速贏得廣泛認可。《神經潛行》同樣是一部科幻題材作品,講述了身患遺傳病的工程師曉初遭受陷害,意識被傳輸到“元宇宙”中,被利用去尋找能夠改變人類命運的絕密技術的故事。妻子麗達找到黑客莫邪,聯手潛入意識數據中心,憑借愛與正義將其拯救,并挫敗了犯罪分子妄圖借助技術奴役人類的邪惡計劃。作品呈現了作者豐沛的想象力,將科技元素與人文精神結合得恰到好處,既講述了一個精彩動人的故事,展現了愛情的動人力量,同時也傳遞了正義必勝的正能量,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優秀影視劇本。
★作者感言:國運興則文運興,國家強則文化強。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與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理應在文學藝術上凝聚更多英才創意,發揮更大國內外影響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吶喊鼓呼。
●艾靜一 筆名猗蘭霓裳,中國作協會員。著有長篇小說《鳳求凰》《離凰》《二胎駕到》《無憾紀》《雙寶紀元》等,累計創作超過500萬字,部分作品于海內外出版。
◎《深圳女孩》電影劇本 大學同宿舍的三個女孩譚馥蓉、祝麗雅、郝薇畢業后來到深圳謀求發展,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投資、戀愛摸到了幸福的門檻,但意外和變故接踵而至,每個人都掉進了投資或戀愛的陷阱。艾靜一的電影劇本《深圳女孩》講述的是一個典型的現代都市、現代生活、現代人際關系的故事,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這里寄托了一代接一代青年的財富夢想和幸福夢想。在這個故事中,財富展現了它冷冰冰的一面,但是智慧、勤奮與友誼給予三位女孩以人生的光亮,讓她們跳出陷阱,突破重圍,找到自己穩實的立足點,經歷了一番風雨,她們從“外來妹”變成了真正的深圳人。資金投資是上一代致富之路,珠寶“網紅”、直播帶貨是時下新興的致富之路,劇本中有濃重的時代氣息。該作品故事線索分明,起承轉合也自然合理,是一個不錯的電影劇本。
★作者感言:《深圳女孩》力圖展現深圳的特色與優勢,展示深圳人奮斗、實干、堅韌的精神。在未來,我也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觀察生活的點滴,記錄身邊令人感動的故事,創作深入生活又兼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為深圳打造文學高地,樹立和傳播可信、可愛、可敬的深圳形象、中國形象,貢獻自己的文學力量。
●王藝潔 藝鉑文化創始人,深圳青年作家。出版隨筆集《要什么完美》《捕風人》。
◎《捕風人》長篇小說 作品以一位發跡于深圳的金融富商章鶴云為主人公,以女性旁觀的視角展示其個人、公司以及國內外金融環境的發展及演變,并通過對談判、對話、企業收購、并購、上市等作者十分熟稔的具體商業行為的描寫,寫出了在十年的時間跨度內,主人公的崛起與衰落,客觀上反映了主人公所代表的群體及所處行業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機遇中面臨的抉擇與挑戰、希望和困境。作品將商業與情感兩條主線相結合,通過刻畫主人公的理性與感性反映人性的多個側面。作品也描寫了女性在職場中的奮斗歷程,有較好的影視改編基礎。
★作者感言:一部薄薄作品無可夸口,一名新新作者名不見經傳。感謝深圳,給了我創作的靈感。未來,我將努力創作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作品,為蓬勃向上的深圳文學書寫新篇章。
●郭海鴻 中國作協會員,文創二級。有小說、散文、詩歌等作品發表于各級刊物,出版長篇小說《銀質青春》《大山里的活木偶》及中篇小說集《外鄉人以及馬》等,曾獲深圳青年文學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等獎項。
◎《過關》長篇小說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了,深圳和香港無論是商業貿易、求職創業、日常生活、人際交往都已經有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聯。郭海鴻的長篇小說《過關》是一部從日常的人際交往書寫人性與人情,從而呈現深港交融的優秀長篇小說,這是所有參評扶持項目作品中最具有文學氣息的作品。小說中湖南女子李改梅生活在社會底層,靠勤勞的雙手在大都市尋求生存,在她的身上,善良的人品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她與兒子,是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兩代人,朱查理與她更是生存在迥然不同的世界中,但李改梅與朱查理、兒子與朱查理發生了交集,朱查理的父親——勞動保障研究專家的加入,他對李改梅的感情,讓故事更曲折。小說的魅力,或者說講故事的文藝作品的魅力,就在于讓沒有關聯的事物自然合理地發生關聯,讓沒有交集的人自然合理地發生交集,甚至變成世上最親密的人。 《過關》寫的是有限幾個人的交集來往,它所揭示的卻是一個大主題,即深港的融合與共同發展。
★作者感言:我作為在深圳生活二十多年的寫作者,通過這次聚焦深圳的寫作,更感到深圳題材、深圳故事的經脈相連、觸手可及,我們有理由為此做一次真誠的努力。
●吳亞丁 中國作協會員,廣東省文學院簽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出租之城》和《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吳亞丁短篇小說集》,以及電視紀錄片《天下客家》(5集)和五幕話劇《剩女記》等。
◎《無法抵達》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無法抵達》的作者吳亞丁有很強的駕馭故事的能力,小說開頭,從男主人公歐冶的視角打探周邊,袒露內心,他作為一個“廢青”、一個單身多年的“好色之徒”,在相親中結識了女主人公,直到三個章節之后,女主的名字周憐幽才正式出現。在此之前,她一直是被主人公、同時也是我們所有讀者審視、打量、琢磨的對象。接下來小說順理成章地開始敘述周憐幽的成長經歷。這樣的敘事方式,行云流水一般,讓故事情節像樹木生枝、展葉、開花一樣自然延展。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遵循市場經濟的發達城市,是年輕人織夢的地方,是充滿了財富氣息也充滿了年輕人荷爾蒙氣息的地方。財富欲望與情愛欲望交織在一起,這里就成為故事層出不窮的地方。作者對深圳的市民生活描寫細膩具體,煙火氣十足;對男女交往之中的微妙之處,有深刻細致的觀察、體認,寫出了常人有所感但又無法準確道出的隱衷秘辛。
★作者感言:隨著深圳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核心一員,深圳文學必將迎來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對于我個人來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期待深圳更美好,期待深圳文學更迷人。
●丁力 中國作協會員,文創一級。出版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集50余部,2021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中國專業作家作品典藏文庫丁力卷財經小說系列”。
◎《前海先生》長篇小說 “前海”是當代中國非常重要的政治經濟概念。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是內地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增強香港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具有重要意義。丁力的長篇小說《前海先生》是本次深圳都市題材精品文學扶持項目參評作品中最長的作品,長達40萬字。小說虛構了一個創業加感情的復雜而動人的故事。故事最初發生的時候,還沒有“前海合作區”這個概念,但這部小說創造了“前海先生”這個新名詞,把前海推到了故事的前臺,為深港合作融合做了一個藝術性的鋪墊、詮釋。作者對企業運作有過實際的操練,寫來得心應手;對現代生活、對男女之情又有深切的感受和細膩的體察,也能傳神寫照、細致入微。
★作者感言:幾十年的深圳生活化作數十部長篇小說,感謝深圳讓我成為書寫這座城市的“勞模”。小說,只有小說,才讓我幾十年的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澀統統化作珍貴的“素材”。《前海先生》或可成為名副其實的“深圳報告”和“都市精品”。
●王勝輝 筆名盛非,中國作協會員,作品散見《中國作家》等刊物,出版中篇小說集《孤獨秀》、中短篇小說集《深圳宅女》等。曾獲深圳青年文學獎、全國勞動者文學好書獎等獎項。
◎《孤獨秀》電影劇本 《孤獨秀》以獨特的視角,聚焦“富二代”的精神和心靈世界。海歸富家女黎閃成為家族企業的繼承人,“富二代”男青年夏雨也是家族集團公司的掌門人,兩人的父輩為他們打造了家族企業,實現了財務自由,卻無法解決他們精神世界的空虛、內心深處的寂寞、靈魂的茫然無措和人生意義的迷失。在劇本的人設上,他們貌似是一對靈魂伴侶、知音知己,實則仍然難以走近對方,難以實現彼此的救贖。回歸大自然、做公益、資助藝術家只能找到一點臨時的人生感覺和意義,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心靈安放問題。劇本提出了這一尖銳問題,但在情節設計、人物關系上可以進一步深化。
★作者感言:電影劇本《孤獨秀》延續原小說的主題,但內容更豐富,增添了不少有意思的事件和人物,讓孤獨和走出孤獨的內容更寬泛,亦更深刻。深圳文學發展至今,已較具當代都市文學的特色,如何進一步關注都市里的人,如何進一步講好都市里的人復雜的命運,更確切地說,如何進一步用文學講述深圳獨一無二的都市故事,這是擺在深圳作家面前的使命和任務。
●武捷宇 青年教師、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十五日》《蕉鹿》等,作品散見于多種報刊。
◎《蕉鹿》長篇小說 《蕉鹿》是一部文學性很強的作品,融合了京劇、漢劇、舞劇等多種藝術元素,將《蝴蝶夢》《金蓮》《洛神賦》《牡丹亭》《梁祝》等多部藝術作品以互文的形式置于作品之中,非常巧妙地展現了“尋找”的主題,舞劇系教授保健蘭對姐姐死亡真相的尋找以及“深二代”青年舞蹈家阮行對于自我的尋找,都在這些互文性的語境中緩緩展開。作品既是一群青年在深圳“摸著石頭過河”的奮斗史,也是兩代人對藝術的渴念和對理想追尋的血淚史,還是廣東漢劇在當代的發展史。作者以細膩的筆觸為讀者描繪了一類人的蕉鹿之夢,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作者感言:一九八九年,一群青年緊追“下海潮”,積極響應“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叩響了特區的窗扇。33年間,他們摸著石頭過河,用自己的腳丈量出各自的人生。相信城市風貌的創造者們將反哺這塊精神熱土,實現創作視野的圓融和超越。
●王琛 筆名潭影,小說家。從事過記者、投資等工作,現為自由職業者。出版中篇小說集《戀戀深圳》。
◎《致命浪漫》長篇小說 懸疑小說的寫作難度,一在于懸疑與謎底之間邏輯上的合理性,二在于作者揭開謎底過程中對節奏的控制力。王琛的長篇小說《致命浪漫》將兩位中年女性(同時也是兩位妻子、母親)的死亡設置成懸疑,不是那種張力十足、故事性極強、一環套一環的懸疑,只是“此事存疑”的懸疑。作者在從“問疑”到“釋疑”的過程中,融進了舊體詩詞、茶道等多種中國文化元素,還采用劇中劇、戲中戲的方式加強懸念、綁緊結構。小說中諸多人物,在浪漫的氛圍中游走,吟詩、品茶、戀愛、寫作,但這種表演式的生活有著致命的弱點,即一旦表象泡沫被刺破,當事人就無法面對真相而保持淡定從容。作者的精心與努力是顯而易見的,但在這一個小長篇中,試圖采用的敘事技巧、試圖融進的文化元素偏多,給人一種不深不透、煮夾生飯的感覺。像《王昌齡詩歌研究》這樣符號性、象征性的元素反復出現,應該讓它和情節內容合拍,產生共振,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道具。
★作者感言:寫小說,尤其在深圳寫長篇小說,是寂寞的。一部長篇,寫寫改改,三年倏忽而過。深圳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傳奇城市,是都市文學創作的絕佳素材源泉。期待深圳作協和出版社、影視公司聯合,推廣深圳的精品文學,打造屬于深圳的特有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