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佛山市三水區作家協會舉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
更新時間:2022-11-28 來源:三水區作家協會
11月26日,佛山市三水區作家協會在協會活動中心(客家娘酒文化館)舉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會議由作協主席萬濤主持。
座談會氣氛活躍,與會會員聯系自己的深切感受及創作實踐暢所欲言。
區作協秘書長鄧翠群老師首先發言,鄧老師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說的,要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擲地有聲的話語,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作為農民的女兒,我在農村長大,雖然沒挨過餓,但父輩挨餓的經歷深深印在我腦海里。我干過很多農活,如拔秧、插田、施肥、割稻等等,體驗過耕作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但當秋風吹起,一望無際的農田翻滾著金色的稻浪,豐收的喜悅淹沒了所有的勞累;如今,習近平總書記的工作報告中提到未來五年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的心里踏實了。
區作協理事林宏生先生緊跟著發言,感概良多:作為一名業余寫作者,我將樹立強大的文化自信,主動融入大灣區文學創作,握新時代脈搏,堅持與新時代同步伐,不斷加強自身的寫作能力,努力結合工作生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寫出更多高質量作品,以精品奉獻給廣大讀者。
區作協理事冷雪莉認為,作為文學創作者,要守正創新,弘揚正能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從實際工作出發,在日常生活中發掘真善美,撻伐假丑惡,厚植文學底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講好三水故事、佛山故事和中國故事!
新加入中國作協的楊璞說,今后我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行動指南,堅定文化自信,在推動青少年素質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創作出更多更好緊扣新時代脈搏、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優秀作品。
區作協副秘書長謝愛玲認為, 二十一世紀,跨時代的我們,溫飽問題解決后,更注重的是精神需求;祖國也不斷強大,日新月異,真正讓人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深深的感受到了由內而外展示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區作協理事徐效芬聯系自身,也有深刻的體會,作為一名從事健康美麗幸福事業的作協會員,認真學習二十大精神后,結合自己的工作,我更加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同時也深刻知道,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美好。我要立足本職工作,深深扎根佛山三水這片熱土,盡己所能去幫助更多的人,發現美好,用自己的心聲,講好身邊人的故事,表達對祖國和第二故鄉的熱愛,信心百倍緊跟黨的步伐,再次踏上新的征程,不斷創新,努力前行,為我們國家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參會的區作協理事普益民、姚麗霞等人也作了發言。
區作協主席萬濤最后發言說,二十大精神猶如陽光照耀在我們文學創作的道路上,作為區作協主席,要盡其所能創造孕育精品力作的土壤,竭誠為全體會員服務,有責任有義務號召全體會員在創作中堅持“三要”,要堅持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與時代同生息共進步,文學創作離不開健康的批評等積極向上和敢于擔當的創作理念,要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家鄉創作出優秀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