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梅州市作協和縣(市、區)作協暢談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體會
更新時間:2022-11-22 來源:梅州市作協
陳柳金|梅州市作家協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縱覽全局,鼓舞士氣,報告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入人心、擘畫未來。學習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是推進文學藝術和各項事業繁榮發展的指明燈。市作協下一步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具體工作開展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在廣東省作協、梅州市委宣傳部和市文聯的大力指導下,切實把握“出人才、出精品”這一核心,按照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打造文化名城,展現世界客都魅力”的要求和市文聯第八次代表大會提出“構筑客家文藝高地”的目標,努力打造一支有創作力、有擔當精神的梅州文學團隊,通過籌劃舉行“文學客家”品牌系列活動,深挖本土題材資源,探尋精神構建路徑,強化文學個性追求,創設平臺扶掖新人,推動更好地出人才、出精品,形成持續而恒久的動力,為實現梅州文學復興揚帆起航。要圍繞“上、下、內、外”四個方面謀求作協工作和文學事業發展,即上循藝道,下惠大眾,內承文脈,外擴影響。將分階段推進“四大行動”:筑夢行動、展翅行動、傳薪行動、追月行動,相對應實施題材挖掘與論證計劃、創作推進與孵化計劃、文學研討與惠民計劃、作品發表與推廣計劃。通過召開題材論證會,建立導師制,舉行研討會、改稿會等多種有效措施,開拓優質題材資源,推進重點選題創作,創設交流惠民平臺,疏通發表宣傳渠道,力求創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助推梅州文化強市建設。
游文君|梅州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近些年,我真切感受到了新時代文藝的春天,也親眼見證了文學事業走向繁榮興盛。今后,我將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深刻把握報告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守正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積極探索新詩創作,推動詩歌藝術繁榮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新詩作品,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文化形象。初心不改,砥礪前行,緊跟新時代步伐,把更多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奉獻給廣大讀者。
繆德良|梅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五華縣作家協會主席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文學界要瞄準新目標,加強新動能,創造新輝煌。尤其是在文學志愿服務中,要提高創新意識,加大工作力度,發揮主動精神,擴展文學普惠面,增強文學影響力,讓文學更有生機活力地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為鄉村振興服務。
長期以來,我堅守在五華這片紅色土地的文學陣地上,2007年擔任縣作協主席至今,除帶頭創作外,努力克服“三無”困難,不遺余力地組織開展文學志愿服務活動。今年,縣作協上送的“五華縣革命老區文學播種行動”項目入選“2022年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為完成項目任務,半年多來,我帶領有關作家風雨兼程,行程近2000公里,進入邊遠山區學校舉辦活動12場,其中文學講座6場、作家與學生見面座談會1場、童謠唱誦活動5場,向學生贈書928冊、贈送學習用品價值3000元,直接受益學生1740人,影響學生近6000人。項目活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黨的二十大為文學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應不負時代,把握機遇,勇毅前行。作為一個基層作家,我將堅持不懈守望革命老區文學,持續發力文學志愿服務活動。2023年,縣作協將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爭取舉辦“十萬學生唱童謠”等“新時代山鄉巨變文學與你同行”主題文學志愿服務活動,播撒文學種子,培育文學新苗,推動文學發展。
魏宇文|梅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這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們要認真領會其精神實質,理論結合實際,深入生活,把握時代命脈,用手中的筆謳歌人民,贊美英雄,抒寫時代楷模。
11月2日,參加了廣東省作協召開的全省文學界傳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視頻會議。通過學習,更加明確了文藝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尤其是深入體會到了作家肩上的重任。梅州市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全體成員,能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加強成員之間的溝通,深入采風和創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出版兩部散文集,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在《羊城晚報》《梅州日報》《河源日報》《河源鄉情報》《梅州僑鄉月報》等報刊公開發表散文共計62篇。同時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作品數量不夠多,題材不夠廣泛,發表的報刊級別不夠高。今后,我們將更加努力,緊跟時代步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梅州文學的振興和發展出一份力!
朱育堅|梅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對新時代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對青年寄予厚望。“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這對于我們網絡作家來說,是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的,在今后的創作中,我將以身作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探索網絡文學與新時代山鄉巨變為主題的現實主義題材的結合,努力向讀者們展現家鄉客都在時代發展中的巨變。同時,引領梅州市網絡作家堅持守正創新,遠離浮躁,潛心耕耘,營造良好創作風氣,帶動年輕的網絡作家們創作出更多展現家鄉風貌、反映時代特色的好作品。
網絡文學是年輕的文學,網絡作家大部分都是年輕的作家。我和梅州的所有網絡作家們,將不負總書記的殷切寄語,做一個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在未來的創作中昂揚斗志,鼓足干勁,堅守文化立場,彰顯網絡文學力量,堅守筆桿,賡續血脈,步履不停,不負韶華。在時代巨變的大潮中,我們梅州的青年網絡作家們將勇立潮頭,搏擊巨浪!
朱紅娜|梅江區作家協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廣大文藝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眾、了解人民的辛勤勞動、感知人民的喜怒哀樂,才能洞悉生活本質,才能把握時代脈動,才能領悟人民心聲,才能使文藝創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雋永的魅力。
對于文學工作者來說,創作是中心任務,作品是立身之本。梅江區作協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組織開展好活動,不斷加強組織、思想、作風建設,開展經常性的采風、創作、培訓、研討、交流等文學活動,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不斷培育文學人才。下一步繼續結合梅江實際,深挖梅江文學潛力,激發創作激情,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講好梅江故事,興盛梅江文學。通過文學作品向外推介梅江、宣傳梅江,以文學力量助推梅江高質量發展。引領廣大會員積極投身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之中,讓文學藝術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站,積極展示協會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塑造協會良好的社會形象。
黃育培|梅縣區作家協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為我們提出了新的使命,新征程上將越來越凸顯文化的重要性。推動文學高質量發展,加快文化建設步伐,從文學高原邁向高峰是我們的目標。
我在加強自身學習與實踐的同時,努力以身作則,組織學習、實踐黨的二十大精神,并以此為動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堅定國家立場,總結過去,起航新征程,把握好作家和文藝工作者的思想定位、融合發展。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作協的作用,以優秀作家為核心,把青年作家、網絡作家、文學愛好者團結起來,共同發展,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建立綠色通道,寫好、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客家故事。
黨的二十大給我們帶來了精神鼓舞和動力,我們一定要努力沖破重重困難,勇攀文學高峰。繼續與《客都文學》《羊城晚報》“花地·客家圍龍”文學專版合作(2022年下半年以來,逢單月出一期梅縣文學專版)。今年11月17日的專版收到大批精品稿件,選出5篇散文、散文詩予以刊登,大大激勵了作家們的創作熱情。
下一步梅縣區作協將繼續組織學習好、把握好、實踐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攀登文學高峰,在地方文學振興的新征程中奮勇前行。
陳東霞|興寧市作家協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精神內涵極為豐富、思想十分深刻,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多次提到文化,為廣大文藝工作者今后的文學創作指明了方向。
市作協將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多種載體,把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結合起來,以學促干,通過扎實工作進一步推動學習的深化深入;發揮好文學在宣傳引導方面的獨特作用,以文學作品和積極向上的文學活動,營造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濃厚氛圍;勤于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新氣象的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精神力量的作品,講好興寧故事、傳播好興寧聲音;積極維護文學領域意識形態,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動作協工作創新和文學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助推興寧文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劉梅蘭|平遠縣作家協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思想深邃、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詳實、內涵博大精深,進一步堅定了立足本職崗位推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縣作協下一步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原汁原味學,用心用情學,深入領會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落實到作家創作的全過程和工作的各個方面,把學習成果體現到“為人民服務”中去,推動學習貫徹工作走深走實,助推地方精神文明建設。組織作家到到社區去、到農村去、到工廠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繼續推進“平遠縣文化創作獎勵”,鼓勵作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
我們要用心用情創作,真正寫出人民心中所想、人民心中所念,寫出人民的希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需要作家們真正下大功夫。當下中國生機盎然、蓬勃發展,中國文學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我們應該用優秀作品去溫暖人、鼓舞人,肩負起時代的重任,無愧于作家的稱謂。
管細周|大埔縣作家協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文洋溢著強大的引領力、行動力、前瞻力,為新時代文藝、文學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新時代以來,中華大地上正發生著偉大復興的巨變,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空前豐厚的土壤,也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新經驗、新內容。新時代呼喚新文學,新文學反映新時代。
大埔縣作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梅州市作協的指導支持下,在大埔縣文聯的大力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和文藝服務人民的創作理念,認真抓好政治學習、人才培育、作品推介、采風創作、內外交流等工作的基礎上,結合本協會實際,今后將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夯實協會基礎工作,凝聚大埔文學力量;二、豐富文學活動,助推人文毓秀縣建設;三、借力媒體網絡,擦亮碧野、杜埃等文學名家品牌;四、服務會員,助力大埔文學出佳作精品。引導會員作家創作出一批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且有廣度、有厚度、有溫度的文學作品,積極開創大埔文學事業新局面,構筑新時代大埔文學陣地,講好新時代大埔故事,為大埔建設文化繁榮的人文毓秀縣貢獻文學力量。
曾志雄|蕉嶺縣作家協會主席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增強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中國走上這條道路,跟中國文化密不可分。我們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內在的基因密碼就在這里,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基因。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理直氣壯、很自豪地去做這件事,去挖掘、去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我們必須要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來認識文化、理解文化、把握文化,才能真正做到自信自立。
作為基層文學工作者,一定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寫出歌頌黨、熱愛祖國、贊美人民的正能量作品來,才能用文化的精神力量鼓舞人民、引領人民走正確的道路,凝聚民心實現中國夢。我常想,一個基層社團負責人,有責任擔當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職責,增強文化自信,與有志于發展祖國文化的作家們共同努力,構建傳統文化思維和本土文化體系,挖掘和歌頌正能量,寫祖國,寫新農村,寫可歌可泣的先進人物,寫社會的發展變化。盡自己的能力,用文化精神力量影響群眾、發動群眾、引導群眾,為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羅瓊|豐順縣作家協會主席
黨的二十大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報告中指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當代作家作為新時代的見證者和講述者,全面而系統、準確地學習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前的首要任務。
我們必須敏銳地捕捉和反映這個偉大時代的精神內涵和價值理想,把正確價值觀念融匯在藝術形象的塑造中,巧妙構思,對生活真實進行藝術提煉和升華,塑造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力求生動、形象、具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在邁向新時代新征程的道路上,豐順縣作協將繼續帶領全縣廣大文學愛好者團結奮進,務實創新,從群眾生活和本地豐富獨特的各類文化資源中凝練素材,用敏銳的洞察力,藝術的創新力,書寫時代精神,創作出文學精品,堅持守正創新,彰顯文藝力量,講好中國故事,為人民謳歌、為時代謳歌,努力為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