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趙川:書寫中國故事 新聞文學并行
更新時間:2022-11-08 作者:魏沛娜來源:深圳商報
2021年4月16日上午,趙川長篇報告文學《茅洲河:流淌的深圳記憶》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人民文學》總編施戰軍、《文藝報》總編梁鴻鷹、《中國作家》主編程紹武等近20位權威人士與會。
由該書改編攝制的四集紀錄片《深圳有條茅洲河》,2021年12月深圳衛視試播,觀眾反響熱烈。央視CCTV-9紀實頻道已于2022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黃金時段播出,獲觀眾好評;并翻譯成英文版,在央視CGTN紀錄頻道面向全球播出?,F為西部新聞部副主任的趙川是該紀錄片的總撰稿及主創人之一。播出后,關于深圳母親河——茅洲河的話題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
“茅洲河”一本書引發持續回響,趙川認為:“這得益于多年在‘商報路’上不斷行走而獲得的‘腳板功夫’。誠然,須得深謝諸多師長及朋友們的鼎力攜助?!?/span>
趙川自1999年起,就在新洲河邊的“商報路”上奔走至今。
學生時期,在《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大學生》雜志這類熱門刊物上,趙川都曾發表過大塊頭稿件。專業成績上佳,又因文字見長而留校工作。隨后,轉入大眾媒體,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新聞與文學這兩個孿生角色交相疊印,迄今已發表文字不下500萬言,拿過包括國字級的新聞特等獎及各類獎項,出版著作多部。
2021年,《中國作家》紀實版選發了他的兩篇紀實作品——《灣區“馴水”寫傳奇》和《拳承:古村秘事》。據稱,同一作者年內兩次重點刊發,在該刊史上甚為罕見。
趙川坦言,最近兩年,愈加凝神聚力于筆耕,出版了產生廣泛影響的《茅洲河:流淌的深圳記憶》一書,此書獲評“2021年度第八屆深圳十大佳著”。
同樣得益于“商報路”上的行走機緣,12年前,趙川榮選為深圳報業集團首任駐臺記者,得以走遍寶島。任期內除大量發稿外,另出版了《臺灣漫記》及《臺灣老兵口述歷史》兩本非虛構著作?!袄媳币粫钛a了口述史領域國內一項空白,為其后諸多類別的“口述史”開了先河。該著曾入列多個讀書排行榜前茅,一年內三次印刷。“漫記”及“老兵”兩書分別被350余家圖書館館藏,讀者反響十年不絕如縷。
眼下,兩部新著《拳承:古村秘事》及《水潤灣區》即將面世。作為中國作家協會及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趙川深諳勤能補拙、集腋成裘之道,祈望厚積薄發,書寫更多精彩的“中國故事”。趙川套用一句熟語作結,“腳下哪有什么風光坦途,只不過披荊前行者多了,才踩踏成一條寬且直的通衢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