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新嶺南的新故事——深圳作家吳君推出長篇新作《同樂街》
更新時間:2022-11-04 作者:張銳來源:讀特
日前,深圳作家吳君的最新長篇小說《同樂街》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據了解,這是吳君近年來扎根基層創作出來的成果。
小說以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為背景,描寫了深圳同樂街原住民“陳有光”與“90后”社區干部“鐘欣欣”之間的摩擦與和解,在社區干部的努力下,全體社區居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故事。作品共計31萬字,原名《曬米人家》,曾節選發于《人民文學》2021年第5期,并入選中央宣傳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吳君表示,作為被貼上“深圳”標簽的作家,自己一直走在被瓶頸圍困,卻也一直尋找突圍的路上。“作家的創作,必然與其所處的時代,與其看待世界的方式密切相關。”在她眼中,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的精神面貌、廣東人的生活方式已經不再是記憶中的嶺南,山鄉巨變、科技創新、領風氣之先,在吳君眼中,嶺南的新故事、新人類層出不窮。
在廣東省委宣傳部、省作協的支持下,吳君于2017年到2022年先后寫出了反映深港兩地一家親的長篇小說《萬福》和原住民在社區干部的幫助下從“躺平”到“站立”的一家人的長篇小說《同樂街》。
在本書中,吳君將視角投向了深圳這座大都市的生活角落,描寫了一個保留著獨特的集體股份制合作公司生產模式的村落的變化。“塑造人物,關注人物的內心和命運拐點,看到階層、財富、身份困惑的同時,還要面對生死未卜、人生的無常。一個作家,寫作的疆域只有被不斷拓寬才能走得更遠,畢竟我們選擇的是馬拉松那樣的文學長跑,而不是聚光燈下的彈跳、旋轉和閃耀。寫作路上,我得到的獎勵是內心的開闊和心安。好的寫作不止于作家的自我完成,更是為讀者和自己尋找一份暖光。”
《人民文學》在微信推文導讀中強調了吳君在《同樂街》中,將細節作為敘事推動力和“不落窠臼的藝術章法”。而在青年文學評論家陳培浩看來,這部作品或還隱藏著一個社會主義文學傳統再出發的議題。他表示,吳君長篇新作既展示了在共同體觀念下,人民內部的碰撞和融合,又呈現了一代新人融入土地和人民的過程。
作者介紹:
吳君:女,主要作品《我們不是一個人類》《親愛的深圳》《皇后大道》《萬福》等。出版小說專著10部,部分作品改編為影視作品、舞臺劇,有作品譯成英、俄、蒙等文字。曾獲首屆中國小說雙年獎、百花文學獎、北京文學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等。現居深圳。
故事梗概:
陳有光是個一心想回到過去的男人,他與同樂街上的所有人都格格不入,更不參加集體活動。
因為當年他是村委主任的仔,是外來加工廠的廠長,是外來女工的神。十幾年來,他一直與同樂的發展唱對臺戲。
同樂路的對面是京基百納,是深南大道。如果過馬路需要繞個大彎。同樂的年輕人支持社區的意見,準備修個人行天橋。可是這個計劃被同樂的陳有光從中阻攔了。原因是他不希望同樂發展得太快,和大都市接軌,而無人理他的歷史遺留問題。
鐘欣欣是一個瀟灑自由的90后,申請到社區是遠離機關的各種壓力,她希望自己放空,自在。到了同樂后的工作之一便是說服陳有光學習技能,鼓勵叛逆的陳小橋安心學習,同時調解婆媳關系,勸告外來媳婦歐影面對家暴敢說不。由于缺乏工作經驗的鐘欣欣簡單粗暴,導致陳家矛盾公開并升級。為了改變因自己失誤帶來的影響,鐘欣欣只能求教前任同樂社區主任,過程中她了解了社區工作的艱難險阻,鍛煉了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成功解救了被詐騙團伙蒙騙的陳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