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成長于本土基層,林友僑等6名佛山作家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更新時間:2022-09-07 來源:南方都市報
近日,中國作家網發布2022年會員發展正式名單,佛山沈涌、茍文彬、高世現、楊璞、林友僑、古國倫等6位作家上榜,為佛山歷年之最。至此,佛山共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39位。
從本土成長起來的基層業余作家
得知自己成為中國作協會員,林友僑在短暫的驚喜之后,更多的是感到了壓力,“因為30多年的業余創作經驗告訴自己,不斷的自我超越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加入中國作協不是寫作的終點,而是新的開始。”
林友僑,1966年生于廣東陸豐一個農民家庭,初中二年級輟學,16歲開始外出打工、流浪,歷經磨難與艱辛,先后學過種植、養殖、醫療衛生、新聞報道等諸般技藝,從事過農、工、商、學(教育)、兵、醫務、文秘宣傳、新聞采編等多種職業。至今共在各級刊物發表散文、詩歌、小說、評論文章500多篇(首),作品散見于各大報刊,并被廣為轉載。
尤其是最近幾年,林友僑潛心于鄉土散文寫作,其作品“顯現出一種素樸‘至誠’的力量”,深為讀者喜愛。作品屢屢獲獎,出版有《遠方有夢》等散文集。
“我從文學小白,逐漸成長為活躍于基層的青年作家,是佛山這塊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給我的業余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題材、用之不竭的靈感。”茍文彬1999年從四川來到佛山發展,在這里工作、生活的同時,撿拾起心底的文學夢想。目前出版有《大民大國》《菠蘿志愿者》《川粵印記》《回家·回家》《幸福就在我身邊》《炊煙的味道》等文學著作,如今正在寫《佛山家具產業發展史》。他說,今后想做和能做的,就是繼續扎根佛山本土,立足基層創作,在浩瀚夜空撿拾璀璨星光,捕捉鮮活的素材,記錄這里的一些人、一些事、一座城。
據了解,佛山此次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的6位作家,均為佛山本土成長起來的基層業余作家。
展現佛山文學發展的良好生態
“6位作家分別來自佛山五區和市直,作為本土培養出來的作家、詩人,他們在小說、散文、詩歌(包括中華詩詞)、報告文學、兒童文學寫作等方面各有所長,展現了佛山文學穩健發展的良好生態。你追我趕的文學氛圍,得益于佛山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反哺和市委市政府行之有效的文藝扶持政策。”佛山市作家協會主席張況說,本次入會人數是佛山文學發展史上最好的成績,在全省新入會的51位作家中,佛山占比超過10%,大抵與佛山經濟總量全省占比相匹配,這也是佛山作協以活動帶創作,以創作育人才,以人才促精品,挖掘歷史文化遺產,深入社區基層抓創作,出人才出精品的具體體現。接下來,佛山作協將繼續抓好文學進校園、進社區、進村居等文學活動和文學人才培養、文學生態建設工作,主抓佛山工商業題材、佛山歷史文化題材和新農村建設等主題創作,為傳承嶺南廣府文脈,講好佛山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做出文學貢獻。
“加入中國作協還是有比較高的門檻,要求有作品獲獎并有一定的影響力,佛山一次能有6位作家加入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隊伍里,在廣東省是名列前茅的。”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說,佛山的文學生態是非常和諧的,文學創作力也非常活躍。他建議佛山要趁勢而上,在大灣區文學創作當中能夠更加凸顯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新工業文學方面,能夠有團體式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