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喜迎二十大·詩意東莞”交流分享會暨智美清溪創作采風活動在東莞市清溪鎮舉辦
更新時間:2022-09-01 來源:廣東作家網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加強與國內文學名家的聯系與交流,以詩歌致敬城市工業文明,8月30日上午,由廣東省作家協會指導,《詩刊》社、東莞市文聯、東莞市清溪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文藝名家看東莞”系列之“喜迎二十大·詩意東莞”交流分享會暨智美清溪創作采風活動在東莞市清溪鎮啟動。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詩刊》雜志社副主編霍俊明,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省作協副主席謝有順等30多位來自全國及省、市的評論家、作家、詩人出席了會議。
東莞市清溪鎮黨委書記葉錦銳在致辭中說,清溪近年來正全力打造生態、產業、文化“三個大鎮”。希望通過加強與國內文學名家的聯系與交流,為清溪鎮打造“文化大鎮”,創建“廣東省詩詞之鄉”打下堅實基礎,奮力推動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文藝工作高質量發展,以豐碩成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東莞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江祎霞介紹了東莞文學發展情況。她表示,近年來東莞文藝界喜報頻傳,在文藝精品創作、文藝人才培育方面碩果累累。東莞詩人隊伍也日漸龐大,且整體呈年輕化趨勢。她希望東莞的詩人、作家們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實現夢想。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在致辭中說,東莞是一座享有眾多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蘊得天獨厚,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嶺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一個催生文學的搖籃。近年來,東莞市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塑造“詩意東莞”形象,充分體現了文學與時代同步、詩歌與社會共美。廣東歷來是工業題材創作重鎮,工業文學具有深厚傳統。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產業基礎雄厚,涌現了許多龍頭企業和知名企業。火熱的改革發展也催生了一批全國知名的文學刊物,省作協主管的《作品》《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也是發表工業文學作品和文學評論的陣地。廣東非常重視工業題材文學創作。省作協近年來加大力度重金扶持了一批工業題材作品。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進入了提速增效的發展階段,廣東文學也迎來了攀登新時代文學新高峰,鑄就新時代文學新輝煌的重大機遇。希望廣大詩人、作家心系民族復興偉業,緊跟時代前進步伐,用慧眼從火熱的實踐中發掘主題,熱誠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宏氣象,共同推動廣東“新工業文學”和東莞文學的高質量發展,助力廣東文化強省建設,以更多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獻禮黨的二十大。
《詩刊》社副主編霍俊明在講話中說,文學發展與時代的發展關系密切,以工業為代表的發展,更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同時也更新了文學創作者的文學經驗。而東莞一直被認為是“世界工廠”,是中國經濟的窗口,也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窗口。詩歌的創作和時代,尤其是經濟、工業之間的互動,東莞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在東莞開展此次“新工業詩歌”交流研討和創作采風活動,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分享會后,參會人員前往東莞清溪、松山湖、濱海灣新區的現代化企業、工業園區和科研機構,參觀了虎門海戰博物館、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陳列館,與東莞本土詩人、文學工作者、企業員工和管理人員深入交流,體驗東莞工業發展和新工業詩歌創作現狀。東莞文聯、文藝界將繼續組織作家、藝術家采風創作,通過持續深入的文藝交流,碰撞出更多靈感的火花,催生出更多璀璨的精品力作。
(文:黎燕雄? 圖:東莞市文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