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穿越歷史回響,為新時代放歌!廣九鐵路石龍南橋詩歌朗誦音樂會舉行
更新時間:2022-08-02
以詩言志,為新時代抒懷,為新時代放歌。為了迎接“八一”建軍節,7月31日下午,由東莞市文聯主辦,石龍鎮文化服務中心承辦的“穿越歷史的回響——廣九鐵路石龍南橋詩歌朗誦音樂會”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九鐵路石龍南橋下草坪舉行。
一場富有新意和意義的詩歌活動
本次歌朗誦音樂會在策劃、組織、選址、節目選擇與安排等上面頗具匠心,意義非凡。因為今年是廣九鐵路石龍南橋的111周年。百余年來,該鐵路歷經歲月滄桑,見證了二十世紀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留下了一段段深沉的歷史回響,至今讓人念念不忘。它開創了莞邑鐵路及粵鐵路建橋史之先河,結束了石龍只有水運的歷史,給石龍乃至東莞帶來巨大影響。它見證了國民革命軍東征,也在抗日戰爭時期歷經磨難,彰顯了其在革命年代紅色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它依舊是粵港鐵路生命線,是東莞唯一有部隊守衛的橋梁。新世紀前后,廣深鐵路石龍南特大橋、廣深四線石龍南橋先后建成通車,廣九鐵路石龍南橋也在其間停運,完成了歷史使命交接,隨后又以全國文保單位的身份,與廣深四線石龍南橋、廣九鐵路石龍南橋三橋并立,向后世述說時代的轉變與發展,中國鐵路修筑技術不斷進步……本次活動以音樂和詩歌為媒,穿越歷史,必有回響。
詩歌朗誦音樂會是在傍晚舉行,紅日熱烈,半江瑟瑟半江紅。東江水滿堤,不舍晝夜,波紋澹澹來去,與音樂會現場的音樂、詩章相應和,將燃情歷史娓娓道來。詩歌朗誦音樂會的作品也別有意思,以《啟航》合奏開篇,分《紅色石龍》《歷史回響》《希望之城》三個篇章,以時間為線索,以歷史為骨架,以紅色為基底,以東莞詩人原創作品為內容,激情講述了東莞(石龍)紅色革命的跌宕起伏,描繪了社會主義建設尤其改革開放期間的奮勇先前壯舉;展望了未來東莞的希望和奮斗新征程的信心與決心。
以詩歌多元深度融合,征程新時代
詩歌朗誦音樂會過程中,時不時有列車在鐵路橋上飛馳而過,卡住節目的節點上,似乎也在為之呼應鼓掌。現場的詩人、朗誦藝術家、音樂家、市民沉浸在美妙時光之中,用詩歌,用音樂,用手中的相機、手機,也一起記錄下了歷史滄桑與時代進步相互交融的瞬間。活動結束后,現場詩人、藝術家和市民留戀不舍,三五聚集表達觀點,認為這是一場心意十足,富有意義的活動。與會詩人王勝江表示,希望有更多這樣有創意、有意義的詩歌活動,讓人們在體會詩意的同時,銘記歷史,展望未來,更加自信、自覺地投入到新時代、新生活、新征程之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力量。
據悉,本次朗誦音樂會由東莞市文聯主辦,石龍鎮文化服務中心承辦,旨在深入推進文化強省、文化強市建設,加強高品質文化供給,牢記國之大者,以詩言志,為新時代抒懷,為新時代放歌。東莞市文聯表示,文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文藝工作者之家,將發揮組織優勢,團結溫暖全市文藝工作者和廣大協會會員,努力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在守正創新中推出跟得上時代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