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韶關文聯多措并舉助力青年作家成長
更新時間:2022-07-20 作者:李良貞來源:韶關市文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強文化建設,切實把對基層文學作者的關心、支持、鼓勵落到實處。近日,韶關市文聯副主席丘雪媚率隊,在翁源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韶關市作協主席等人的陪同下赴翁源縣周陂鎮,了解新文藝群體、年輕作家許非寒的創作及生活情況,送去了文聯、作協等組織的關懷。
調研期間,市文聯了解到,市作協在堅持思想引領、培養文學新人、培育文學精品等方面持續作為、不斷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年輕作者許非寒及其正在創作的長篇小說《大明最后的榮耀》(現定名《抗倭之魂:陳璘》)就是近年來重點培育的作者、作品。此次調研是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作家許非寒的創作思路和創作進展,并就加強作品扶持、作品細化打磨、出版推廣等方面作細致的探討交流。丘雪媚副主席希望韶關作家盡心盡力,肩負神圣的職責,創作出無愧時代要求、無愧民族傳統的優秀作品,做一個人民滿意的作家。
許非寒對市文聯組織的這次專門調研深有感慨,市文聯、市作協、縣委宣傳部等組織深入基層關心作者,他倍感親切和溫暖,作為一名業余寫作者、一部初涉文壇的長篇處女作能得到幾級領導的深切關注,讓他對創作前景充滿信心,他表示今后要更加勤奮地創作,抒寫新生活,謳歌新時代,認真講好翁源故事和陳璘故事,為文化事業奉獻余熱,回報各級組織的關愛。
許非寒,現年27歲,創作了以翁源縣抗倭英雄陳璘為原型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抗倭之魂:陳璘》,約40余萬字。該長篇小說在2021年九月、十二月分兩輪進行了改稿研討,邀請了省級文學、出版、史學、評論等方面專家學者,對作品進行的多層面研討,以確保作品在出版前得到質量提升。
優秀的文藝作品,離不開文藝人的潛心創作和匠心打磨。潛心挖掘文藝特色資源,做足文藝品牌文章,激發了文藝工作者的無限創造活力。探索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市文聯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多層次、多舉措壯大發展文藝工作者隊伍,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文藝繁榮和發展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