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為追尋“紅頭巾”的故事,三水這位女作家寫了這么一本書
更新時間:2022-07-18 來源:佛山日報
7月16日,一場由三水區圖書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隊總隊主辦,主題為“講老故事·讀精品書·傳紅頭巾精神”的活動在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三水本土作家岑孝賢攜新作、兒童文學長篇小說《星島女孩》為家鄉讀者帶來一場主題為“我為什么要講一個老故事”的新書首發暨閱讀分享活動。
《星島女孩》于2019年啟動創作,于2021年獲第三屆曹文軒兒童文學獎“長篇佳作獎”首獎,并于今年7月由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正式出版。
活動旨在更好講述城市三水的故事,而《星島女孩》正是一部以三水“紅頭巾”黃蘇妹等人為原型而創作的文學作品,它以“紅頭巾下南洋”這一歷史敘事為背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黃米粒和艾麗婭兩位主人翁——她們在少女時代因一部《山海經》而締結下一段跨山越海的友誼。而自重、自愛、自立、自強的三水“紅頭巾”精神,也在這一部小說里得到了更為細致的繕發和書寫。
《星島女孩》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在佛山三水,曾經有一群叫“紅頭巾”的人。《星島女孩》就是以她們為原型而創作的。
近代以來,中國有過三次著名的人口遷徙,即“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20世紀上半葉,數以萬計的三水婦女匯入“下南洋”的時代洪流,她們主要在新加坡從事建筑工作,因出工時人人頭戴紅色頭巾而被稱為“紅頭巾”。
《星島女孩》的創作背景,定格于20世紀30年代的新加坡。主人翁黃米粒是一個自幼漂泊異國他鄉的孤兒,但是在一群“紅頭巾”的細心呵護下長大。“紅頭巾”的勤勞善良、堅韌不拔也在黃米粒的心中埋下了溫情和感恩的種子,也埋下了故事結局的伏筆。
后來,黃米粒認識了因生病而困居房屋中的混血女孩艾麗婭,兩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又因為對《山海經》的喜愛而感情日深。故事以此為楔子而融入了對中西方文化交流與碰撞的思考和探討。故事的最后,在新加坡淪陷前夕,艾麗婭隨家人遠赴他鄉,而黃米粒則選擇留在新加坡,報答養育她長大“紅頭巾”,二人自此天各一方。
一如岑孝賢在自述中所說的,兩個小女孩在彼此陪伴和相互鼓勵下,對世界對生活進行可貴的探索和詮釋,比如關于平等誠信、擁有與缺失、勞動的價值、友誼的可貴,以及父母的愛與摩擦……這樣的友誼來之不易,彌足珍貴,在漫長歲月里仍能時時給人以溫暖和力量。
為什么要講這一個老故事?
作者所贊頌的,并非只是兩位小女孩這一份保持了一生的友誼。作者所相信的那一份真摯和善良,貫穿了小說的始終。
岑孝賢在分享創作心路時表示,她的姑婆也是一位“紅頭巾”,但終其一生都沒有回到家鄉。創作這一部小說的時候,心底有一份自然而然的共情。而《星島女孩》中黃米粒的原型,是三水最后一位離世的“紅頭巾”黃蘇妹。2015年,她過完105歲生日后安詳離世。
20世紀30年代,有孕在身的黃蘇妹來到新加坡,做起了“紅頭巾”。在艱苦勞作中黃蘇妹不慎斷了一根手指,但她堅持自力更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不掙骯臟錢”。回國后,老人仍然堅持自食其力,直到百歲高齡仍能生活自理。但令人扼腕的是,當年生活拮據的她不得不忍痛把襁褓中的孩子送人。
“黃蘇妹說,‘常常在夢里,聽到一個女嬰的啼哭’……”想到黃蘇妹的倔強與遺憾,岑孝賢在小說中作了一個善意的修改。她說,“我把這個流落他鄉、生死不明的女孩,請進了我的小說,她就是小主人公黃米粒。” 岑孝賢以黃米粒這一個小孩子的視角重述“紅頭巾”的故事。后來,陳群、盧亞桂……越來越多的“紅頭巾”從歷史資料中走進了岑孝賢的創作世界。
岑孝賢說,每一位“紅頭巾”都有一段苦難史,但她們說得風輕云淡,看不出悲苦。她更愿意把這份風輕云淡視作“化蛹為蝶”,那是一種跨越苦難的人生態度。此外,兒童文學創作也需要“化蛹為蝶”,以更平靜更質樸的敘事方式,更細膩柔軟的角度,去表現宏大主題、濃烈情感、多元審美,以及厚重的思想內涵。
“紅頭巾熱”為什么經久不息?
當日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現場聽眾還通過畫圖、寫聽后感、捏陶塑等形式,表達自己對“紅頭巾”精神的理解。“紅頭巾”精神,在三水播下了薪火相傳的星星之火。
三水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何曉燕表示,近幾年來,社會各界加大了對“紅頭巾”精神的挖掘和傳承,此前,中央電視臺和中央新影曾攝制紀錄片《飄逝的紅頭巾》,經濟日報出版社也出版了同名書籍《飄逝的紅頭巾》,三水《民間》也曾推出“紅頭巾”專刊,“紅頭巾”背后的宏偉歷史敘事和至臻至善的人性光芒,正成為越來越多文學藝術家的創作源泉。如三水人耳熟能詳的大型現代粵劇《紅頭巾》,就是從形體、唱腔、舞美設計等方面加以創新,對重述三水“紅頭巾”故事的創作結晶。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陳文瑛則表示,《星島女孩》講好了三水故事,更講好了中國故事,今后,將以“紅頭巾”為紐帶,為推動廣東、江蘇兩地文化交流。
三水文化線退休干部黃敏是最早接觸“紅頭巾”的人之一,她認為,“紅頭巾熱”經久不息,正是因為她們自重自愛、自立自強的精神已經被普遍認可,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贊頌和堅持,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去奮斗、去拼搏。“在我心里,她們并沒有走遠,她們永遠是我敬重的三水女人。”黃敏說。
三水“紅頭巾”作為一個特定的時代群體,盡管已經隨時間消逝而退出歷史舞臺。但是,三水“紅頭巾”作為一個時代的精神象征,又始終沒有離開。岑孝賢以兒童的視覺去重述“紅頭巾下南洋”的歷史而創作的《星島女孩》,只是將三水“紅頭巾”拉回人們眼前的又一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