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端午雅集,群賢畢至,萬江這場文藝活動好有“范兒”
更新時間:2022-06-07 作者:何敏怡來源:廣東作家網
?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6月3日,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金鰲賢集—2022萬江龍舟主題藝術沙龍”活動在有著425年歷史的萬江金鰲洲塔下舉行。來自廣州、佛山、河源以及東莞的作家、詩人、書法家、畫家、朗誦家、攝影家聚集一堂,話龍舟,贊萬江,詩、書、畫、琴輪番登場,其樂融融,“文藝范兒”十足,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萬江“文人雅集”,為今年萬江的端午節“標配”了一道文化“大餐”。
東江河畔,金鰲塔下,綠樹掩映。朗誦家黎浩朗誦了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楊克來萬江采風所寫的詩歌《萬江》,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蔣藍為本次活動題字“龍舟爭先,鼓點驚雷燃健兒熱血,萬江激波,槳聲破風聚汨羅精魂”。
來自廣東各地的文學愛好者也趁此機會,與到場的著名作家、廣東省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副主任詹谷豐交流。結合本次活動的主題,詹谷豐與文學愛好者交流時表示,藝術創新是主題創作的生命,要深入挖掘內涵,在司空見慣的現實生活中或者已有定評的歷史中,打撈出閃光的碎片,重新拼接生活的“珠璉”,“萬江的龍舟主題是一個鮮活生動的文學現場,是值得期待的文學創作”。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鄧醒群給文學愛好者“支招”:“要寫好主題詩歌,必須深入了解主題內容,要寫出特色,避免同質化。比如寫萬江的端午節賽龍舟主題,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慣例,然而要寫好萬江的端午,必須要找一個個新的、獨特的切入點來入詩。”
在輕緩悠揚的古箏樂曲聲中,來自國內和東莞本土的書法家唐俊林、金燊、魯家武、羅西、吳少波、何春、何澤鑫、張培強、莫麗華、和祥、何志威在百米長卷上揮毫潑墨。他們書寫的是近年來全國各地的作家、詩人為萬江龍舟創作的部分詩歌。書法家們并未急于下筆,而是在通讀詩歌之后,凝神構思、布局,再一氣呵成。活動現場,聞訊而來的附近金泰社區的村民向書法家們求字,書法家們毫不“吝嗇”,慨然相贈。書法家何春說:“我也是老百姓,為老百姓寫字,我就有成就感。”
另一旁,朗誦家們用聲音為本次活動添彩。朗誦家余夏、褚國丹、李佳欣、殷丹聲情并茂地朗誦了詩人鄭小瓊、李云、朝歌、方舟的作品《在萬江》《萬江冊頁,東莞雪》《萬江競風流》《龍舟謠》。
詹谷豐對本次活動“點贊”。他表示,這次“文人雅集”很有意義,既有對歷史文脈的傳承,又有創新,把“文”和“藝”完美地融合,很有價值,值得借鑒。
萬江文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萬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近年來萬江文聯各文藝家協會圍繞萬江龍舟文化主題,創作了很多文藝作品,如曲藝作品《大話神龍》、少兒粵劇小戲《金鰲傳奇》、萬江老龍頭攝影作品,以及國畫作品《萬江新韻》《力爭上游》等等。本次“雅集”是一次有益的創新嘗試,今后還會繼續探索,努力讓萬江文藝深植于人民群眾之中,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