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周思明丨以善與愛為底色的“成長故事”創構?
——評西西長篇兒童小說《搗蛋鬼高蹦蹦》
更新時間:2022-06-06 作者:周思明來源:深圳作協
長篇兒童小說《搗蛋鬼高蹦蹦》是深圳兒童文學作家西西的一部新作,全書分為兩冊,第一冊為《倉鼠惹的禍》,第二冊為《天臺上的秘密基地》。該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成功塑造了幾個活潑可愛、個性鮮明的兒童:主人公高蹦蹦陽光樂觀,樂于助人,卻常惹是生非,小麻煩不斷;周思宇是個從山區轉學來的新同學,自卑,敏感,與城市里生活的同學凸顯生分,甚至格格不入,后來融入班集體后才變得開朗起來;毛豆豆長得漂亮,標準的美人胚子:她,大眼睛,長睫毛,有一張豐潤的鵝蛋臉,卻因小時候漏吃糖丸罹患小兒麻痹癥,一條腿長一條腿短;也因此導致她性格內向、敏感自卑,但學習成績很好;王若西有一張嬰兒肥的圓臉,圓得像個蘋果,她是個學霸,爭強好勝,愛出風頭;張冬末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擅長體育,樂天派一枚;何俊杰英語忒好,但有個愛打小報告的毛病。
兒童文學是少兒群體重要的精神食糧。如何讓這一精神食糧變得“好吃”又富于“營養”,換言之,如何使之既好看又有思考的余地,既有“意思”又有“意義”,是所有兒童文學作家們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個重要命題。長篇兒童小說《搗蛋鬼高蹦蹦》對這一重要命題的探討,是有自己獨到之處的。這部長篇兒童小說,不看內容,光是書名,就覺得有趣。搗蛋鬼高蹦蹦如何搗蛋的?書中有何有趣的故事?這個懸念的提出,立馬就勾起讀者的閱讀沖動和興趣。作品以高蹦蹦這個搗蛋鬼為核心人物,圍繞他展開校園故事書寫,將小讀者和家長們代入一個富于童趣的故事情境。長篇兒童小說《搗蛋鬼高蹦蹦》的作者西西,深諳并尊重兒童心理需求,具備了兒童文學作家的童真、童趣和童心。這一點很重要。西西以活潑而輕松的筆調,向讀者娓娓講述一個關于少兒的成長故事。
《搗蛋鬼高蹦蹦》是一套可以讓孩子和家長乃至更多其他讀者從書中主人公及其同學、家長的種種表現及其所臻達的美好結局所感染,進而收獲人生啟迪的有意義的童書。好的童書所講述的故事及其所蘊含的人文價值,不僅是指向孩子,也是指向成人的;不僅是為了現在,也是為了未來的。生活是童書創作的源泉或資源,童書是現實生活的折射或變形。不是嗎?伴隨高蹦蹦、周思宇、毛豆豆們的故事演進,讀者看到的,是令人難以忘懷的鎏金歲月,是人性深處彌足珍貴的善良友愛。《搗蛋鬼高蹦蹦》之所以能夠將小讀者和大讀者“粘”住,其奧秘就在于,意思與意義同在。換言之,“意思”與“意義”并舉,讓該書具有了一種來自凡俗卻能超凡脫俗的價值,它為當前我們的兒童文學創作提供的啟迪也是不言而喻和十分重要的。
《搗蛋鬼高蹦蹦》既是一部既好看也有思考余味、意思與意義并重的兒童讀物。意思與意義二者的兼而有之、并駕齊驅,讓孩子們及其家長乃至已臻達爺爺輩的筆者對它愛不釋手,愿意在閑暇時候津津有味地捧讀之。私以為,身為兒童文學作家的西西,在對兒童文學小說故事書寫的“投入”與“創造”中,表現出了不凡的寫作才華。筆者在品讀這套書的過程中,目光乃至靈魂一直都被搗蛋鬼、毛豆豆們的故事所吸引、所綁架,以至于被他們拖著走,為他們著急、開心、感動、哀嘆。兒童文學小說是一種充滿幻想的文學樣式,但它與成人小說一樣,與現實生活關聯密切,否則就會因凌空蹈虛而失信于讀者。事實上,《搗蛋鬼高蹦蹦》里有著許多寫實的成分,其能指與所指其實就是你我曾經的歷史過往或現實寫照。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獨具特色與眾不同的成長史。搗蛋鬼高蹦蹦的成長史是怎樣的呢?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既熟悉也陌生的“犯錯”故事。比如,在“倉鼠惹的禍”這一章里,高蹦蹦在上學路上買了只小倉鼠,裝進書包帶到學校,不巧在樓梯撞上班主任程老師和新同學周思宇。下課時高蹦蹦拿出小倉鼠玩,不料碰上校長帶著區教育局領導檢查學校工作,小倉鼠的出現讓校領導尷尬不已,高蹦蹦也因此闖了大禍,但他卻沒意識問題的嚴重性,童真與愛心使然,放學時他一心要找回他的小倉鼠。這就把高蹦蹦的獨特兒童心理揭示得淋漓盡致。
“家庭風波”這章寫毛豆豆的爸爸媽媽吵架,毛豆豆跑到高蹦蹦家避難。高媽媽說他們長大了,男同學要和男同學一起玩,要高蹦蹦少跟毛豆豆一起玩,而高爸爸卻表示極力反對,說他們是同學加鄰居,怎么不可以在一起玩呢。“友誼的小船”這章,聚焦的是周思宇。周思宇英語基礎不好,熱心助人的高蹦蹦主動充當周思宇的英語老師,兩人貌似關系不錯,偏偏上課時打了一架,因為高蹦蹦無意間說了一句“鄉巴佬”,傷了周思宇的自尊心。在“毛豆豆的秘密花園”這章,講述“最美校園”評選結果出來,陽光海濱小學因“小倉鼠事件”落選。身為“罪魁禍首”的高蹦蹦,嚇得放學不敢回家,在小區車庫晃悠,發現一只流浪貓,頗具“悲憫情懷”的他決定領養。它如周思宇因英語測試不及格被周爸爸家暴而離家出走;尋找周思宇時高蹦蹦發現他留了一封信給他;周爸爸對周思宇失蹤事件做出了不理智行為,如責難學校、報復高蹦蹦、最終鬧出笑話;毛豆豆對周思宇表現出極大熱情,愿意教他英語;高蹦蹦和王若西參賽作文同時寫到了毛豆豆;運動會上周思宇發現大家對他寄寓厚望而自信心陡升,等等,都給讀者如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快樂調皮的高蹦蹦、敏感的插班生周思宇以及原生家庭出身的毛豆豆們,看似平凡無奇,卻各有各的特色和精彩。尤其是,孩子們的友愛之心、童真童心、天真勇敢等性格元素的展示,令人印象深刻,予人美好回憶。
講好故事是為人物塑造服務的必要條件,是一部兒童小說成功的重要基礎。在故事情節建構以及細節呈現上,這部長篇可謂獨出心裁、匠心獨運。其中,不乏悖論式的幽默搞笑橋段。比如,全班個子最矮小的高蹦蹦,為了不被同學們輕視,一心想干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不曾想大事沒干成,卻因一只小倉鼠闖了大禍;從農村轉學來的周思宇成了他的新同桌,因“城鄉差距”讓友誼的小船頃刻即翻;高蹦蹦以為青梅竹馬的小靚妞毛豆豆會是他永遠的好朋友,進而也以為毛豆豆的秘密花園是他生命旅途中的遮風避雨的“心靈港灣”,卻沒想到一系列的變故讓“秘密花園”也泡了湯。更窩心的是,從山區轉學來的周思宇竟出人意表地成為了毛豆豆的好友。身為一個成長型的人物,故事主人公高蹦蹦是個心地純真、不無愛心的男孩,他與電影《小兵張嘎》中的主人公嘎子一樣:不斷地犯錯,也不斷地改錯,并以直爽性格博得老師的贊賞和同學的喜愛。作品節奏感鮮明,環環相扣,在一個又一個啼笑皆非的搗蛋故事里,蘊含對孩子成長、兒童教育問題的深刻思考。
兒童長篇小說《搗蛋鬼高蹦蹦》是一部令人讀后印象深刻的童書。何以故?輒因該書以兒童視角、兒童語言、兒童方式,講述發生在幾個兒童之間具有“有意味的形式”的成長故事。該書對同學真情、生活美好以及時間演進過程中大概率會出現的各種曲折與跌宕的描述,是具象而鮮活、真實且生動的。最重要的是,該書對人物的塑造堪稱成功。何也?蓋因書中的人物、故事根植于真實的現實生活土壤之中。據作家西西透露,小說主人公是以她自己的兒子為模特加工塑造的。兒子讀小學時很淘氣,每天在學校各種的惹麻煩、各種的惡作劇。比如,語文老師反映,他每天上課不認真聽講,一直望向窗外;還告訴西西,他認領了一只小鳥,就在窗外樹上,每天他上課,小鳥就和他說話,聽得他入迷,忘了正在上課的事。再比如,兒子偷偷買了兩只小倉鼠,白天放在書包帶去學校藏在抽屜里,晚上拿回家放在床底下養,那段時間他總是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好,不用媽媽幫他掃地拖地,直到外婆來到家里無意中發現,床底下的小倉鼠已經生了一窩小倉鼠。身為兒童文學作家的西西,在陪伴兒子成長過程中也驚訝地發現,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學霸,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乖乖仔,有些孩子可能會調皮搗蛋,成績也不是特別好,但他們有他們的優點,比如他們很善良,很勇敢,甚至可能是那種有想法、有創意的孩子——這點,觸動了作者,于是就有了這兩本書。
誠哉斯言也:決定孩子成長的往往不是其在順境時的表現,而是其在逆境中的抗打擊能力,所謂“逆商”是也。人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開心、痛苦、得到和失去,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惑與煩惱、酸甜與苦辣。唯有以陽光心態去面對,像高蹦蹦他們那樣,學會獨立、自信與堅強。現在城市里的孩子與其祖輩、父輩不同,物質上一般衣食無憂,但由于家長們考慮到孩子將來就業的競爭劇烈,望子(女)成龍(鳳)之心迫切,“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如同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高懸在家長和孩子的頭上,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這也是抑郁傾向在我國越來越趨于年輕化,孩子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稍有風吹草動便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乃至走向絕境的原因所在。西西的這部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的寫作出版,對小讀者及其家長而言,無疑是一件極好的禮物,相信他們看了以后會收獲精神上的撫慰和啟迪。
尤值一提的是,該作品經由兒童文學藝術,潤物無聲地傳達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精神,諸如孔子力倡的“智仁勇”之“三達德”。孔子曾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而孟子在仁義禮之外,還加入了“智”,構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其“性善說”則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在此基礎上,董仲舒又加入了“信”,并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即“常道”,號“五常”。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
《搗蛋鬼高蹦蹦》是一套可以讓孩子和家長乃至更多其他讀者放飛心情、紓解困擾、解除煩惱的、邊看邊笑、然后為之感動的童話之書、寓言之書。在充滿童心、童真和童趣的想象世界里,高蹦蹦、周思宇、毛豆豆、王若西等孩子,在心靈上雖然不無隔閡,但也是容易溝通的。同樣身為孩子的小讀者們,他們看了這套書也許也會想:我不就是高蹦蹦、周思宇、毛豆豆、王若西們么?作家西西所寫不就是我們的校園生活么?所以,它可謂一本讓孩子們讀著讀著心就會慢慢放松、臉上就會綻開笑容的好書,小讀者及其家長們會為高蹦蹦、毛豆豆們的成長感到欣慰,也會為他們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而心生共情。每個讀了這本書的孩子與家長,都將無法置身書外,都會感同身受,進而產生共鳴。
需要指出的是,當下兒童文學存在一個突出癥候,即寫淘氣包、調皮蛋幾乎成了一種固化模式。我不是反對寫淘氣包和調皮蛋,而是說要盡量避免與他人“撞衫”。當然,太陽底下無新事。關鍵在于,寫作者要在同中見出異、寫出異來。這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任務。西西的勇敢與自信就在于,她所縫制的“衣衫”——所寫的人物、故事,不是對前人或他人的簡單模仿和機械復制,而是基于自我對現實生活的觀察與發現,是有著自我獨特紋路和內涵的獨創,而絕非時下人們所謂的“文本再生”。她像一個睿智和勇敢的排雷工兵,以自我對生活的獨特發現,巧妙地繞開“”題材重復、故事老套,風格相似”的雷區,寫出了屬于自己的“搗鬼”,彰顯出了創造美學的新銳鋒芒。西西在塑造了“搗蛋鬼高蹦蹦”這個典型人物的同時,其實也塑造了其他一些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人物,如毛豆豆、周思宇、王若西等人;尤其在主題的開掘上,作品是有自己獨特寓意的,是一種含蓄、隱喻的寓言性書寫。
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無異,其實都是作為某種現代社會現象的象征和隱喻而呈現的。呼嘯而來的全球化、城市化、商業化浪潮,令不少缺乏準備的寫作者為之眩暈乃至迷失,以至于在當下兒童文學寫作中,雖然一些作家或隱或顯地傳遞兒童文學的本質特征,但從整體上看,能將兒童本質特征以獨創的形式予以表現者,仍不夠多。應該看到,現代兒童文學寫作不光是有趣故事的編織,更應該有獨出機紓的思想與藝術開掘和創造。在這方面,西西做出了大膽而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功。在我看來,現實人生與藝術想象的結合,是西西成功建構這套兒童題材長篇小說的秘笈所在。透過《搗蛋鬼高蹦蹦》這套書,西西所記錄與讀者所讀到的,是每個人都曾經歷的“過去時”,或正在經歷的“現在時”,乃至即將經歷的“將來時”。
反觀中國當代兒童文學70年,出現了不乏有才華的兒童文學作家和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出現。但也要看到,兒童文學創作仍存在不盡人意的缺憾,無論是在“意思”上還是在“意義”上,不少兒童文學作家作品往往落入前人或他人之窠臼,照葫蘆畫瓢之作不難見到。像《搗蛋鬼高蹦蹦》這種視角獨特、構思新穎的童書創構,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也不遑多見。西西作品的人物塑造、故事創意、意義抉發等等,無疑具有創造意義與啟迪價值。凡此,經由西西長篇兒童小說生動有趣人物、故事的演繹,得以巧妙地傳達,使得小讀者和家長們在欣賞童趣故事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接受了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的濡染與教益,可謂一舉兩得也。
在《搗蛋鬼高蹦蹦》這套書中,作家西西寫出了幾個孩子真、善、美的品性。這是愛的力量,也是精神的力量。西西能把這套書寫得這么瓷實、厚實,當然不可能全靠想象力的支撐,而是有真實生活的加持,而這正是虛構文學寫作的命脈所在。實有的事實是虛構文學賴以依托的底座,是西西這部作品得以落實、落地的根本。這在西西過往的兒童文學寫作中已被“實錘”驗證。而我更想強調的是,除了寫作材料的扎實可靠,西西調動自己的思想、情感庫存,寫出了作品中人物的靈魂,寫出了高蹦蹦、周思宇、毛豆豆、王若西們之間那份彌足珍貴的情感。這份情感透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意味深長的小事而得以呈現,并由此建構起了我們這個世界和時代的意志和風貌。西西筆下的孩子是有血肉和靈魂的,她筆下的童趣故事也是一個情節一個情節壘積起來的。與作品中自然流露出來的觀點、思想相比,其中所蘊涵的情感力量更值得珍視。作者西西身為這套書的生身“母親”,她用自己的汗水和勞作,見證了一個名為《搗蛋鬼高蹦蹦》的“孩子”光榮誕生,并把這個充滿愛心的“孩子”送到了無數孩子面前,讓他們和他們的父母從這個“孩子”身上感受到真、善、美巨大而永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