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文學客家”大講壇:著名詩人楊克講授《古今詩歌的異同與新時代詩歌寫作》
更新時間:2022-06-01 來源:文學客家
5月28日下午,由梅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嘉應學院文學院、梅州市作家協會、梅州市客家文學院主辦,梅州市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協辦的第三期“文學客家”大講壇在嘉應學院舉行。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著名詩人楊克受邀主講,嘉應學院文學院院長陳紅旗主持。梅州市客家文學院院長、市作家協會主席陳柳金,有關縣(市、區)作家、詩人和嘉應學院文學院教授、學生共約200多人參加。
楊克在題為《古今詩歌的異同與新時代詩歌寫作》的講授中,為梅州市詩歌愛好者辨析古今詩歌異同,分享新時代詩歌寫作心得。活動現場人員爆滿,很多晚到的聽眾只能坐在過道或門口走廊上聽講。楊克從中國古代詩人經典作品切入,分析中國古典詩歌特色。中國文化擁有悠久“詩教”傳統,從蘇東坡、李白、杜甫、白居易、屈原、蘇軾、辛棄疾到艾青、聞一多等,各個時代的偉大詩人無不是社會和時代的觀察者、思考者、記錄者和推動者。舊體詩追求意境的悠遠,著重于某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詩意。古典詩詞的平仄韻腳,將漢語的頓挫回環之美發揮到了極致。
楊克認為,新時代詩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豐富素材和寫作挑戰。“詩歌真正的難度是情懷與胸襟。”在講述新時代詩歌創作要點時,詩人商禽的《長頸鹿》、 李元勝的《我想和你虛度時光》、楊克的《我在一顆石榴里看見了我的祖國》等經典作品被當作范本進行賞析,使詩歌理論和詩歌創作緊密結合,相得益彰。“詩者,天馬行空,灑脫不羈;人者,悲天憫人,感悟萬物,兩者合一,方能達到詩品人品的至臻。” 楊克認為平實而真誠、直抵人心的詩歌是當下詩歌創作要學習的方向,詩歌應當服務大局、服務人民和詩人。
講座結束后,許多觀眾表示干貨滿滿,受益匪淺。不少詩歌愛好者認為聽完本次講座后,更加意識到創作要從生活中尋找靈感,關注身邊的事物,寫出讀者有共鳴的作品,寫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