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踔厲奮發,譜寫廣東新篇章
更新時間:2022-05-30 作者:石靜瑩來源:南方雜志社
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央有新要求,形勢有新變化,廣東有新發展。對廣東未來五年發展,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作出了系統謀劃,與時俱進深化了“1+1+9”工作部署,體現了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的戰略定力和實干進取精神。
作為廣東改革發展的親歷者、推動者、見證者,與會代表們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實際行動上,圍繞省黨代會的部署安排,結合各地各部門的實際情況,以實干謀發展,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深刻指出,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必須始終堅持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也是廣東奮進新征程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說,黨代會報告旗幟鮮明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穿始終,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報告的魂,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廣東取得的新進展新成就,從“兩個大局”和廣東實際出發明確了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戰略策略和目標要求,在新的起點上與時俱進對省委“1+1+9”工作部署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安排,賦予深圳重要使命任務,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人民性、實踐性。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克慶說,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形勢深刻透徹、確定目標催人奮進、部署工作重點突出,是一個謀劃布局有高度、守正創新有深度、擔當作為有力度、為民造福有溫度的好報告,必將成為指導我省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員會主任宋福龍說,黨代會報告有高度、有溫度、有厚度,通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了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主基調,彰顯了省委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指導性。報告回顧過去五年工作碩果累累、實事求是,總結“五個始終”體會高度概括、精煉深刻,明確今后五年“七個新”目標任務務實前瞻、催人奮進,是新階段、新征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使命任務的沖鋒號、施工圖、任務書,必將有力激發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持續譜寫廣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
“聆聽了省黨代會報告,既為我省過去五年的優異成績感到自豪,更為未來五年的宏偉藍圖感到振奮。”省黨代表、潮州市委書記何曉軍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潮州將認真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一大引領’,打好干部思想作風轉變、歷史遺留問題解決、資源配置優化‘三大戰役’,推進改革開放、產業發展、文化興盛、城鄉建設、低碳發展、社會建設‘六大提升’,在更高起點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為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潮州貢獻。”
“為了進一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我們將堅持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為引領,持續激發全市上下求新、求變、求發展的信心動力,引領全市上下形成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主基調。”何曉軍表示,潮州將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統籌各領域黨組織建設,推動資源、政策、資金、人才向基層傾斜,突出選用敢于擔當、務實重干、心有百姓的干部。圍繞教育、醫療、科技、產業、文旅、鄉村振興等六大領域,實施精準化人才引育政策,為潮州儲備未來。
省黨代表、珠海市委書記、省委橫琴工委書記呂玉印表示,珠海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在講政治上做到絕對過硬,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在抓統籌上強化責任擔當,以更大力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努力在新征程中作出新的貢獻
省黨代表、湛江市委書記劉紅兵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湛江一定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結合起來,與湛江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結合起來,堅持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深度融合理念,聚焦加快大園區建設、推進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等重點工作,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力爭各項主要工作指標邁入全省第一方陣,努力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湛江貢獻。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過去五年,廣東省財政八成以上財力用于落實‘1+1+9’工作部署,推動一張藍圖干到底。”省黨代表,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戴運龍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專訪時表示,省財政廳將把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圍繞“1+1+9”工作部署,為推動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提供堅實財政保障。
省黨代表,省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旭東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國家戰略,有力推動‘雙區’和兩個合作區打造成為彰顯習近平法治思想磅礴偉力的重要踐行地。”
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
省黨代表、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在接受《南方》雜志記者專訪時表示,省黨代會提出,要建設一批承載大項目、大集群的大型產業集聚區。江門擁有全省新一輪布局面積最大、可連片大規模開發的產業集聚區,是省全部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布局城市,發展潛力巨大。
在園區建設上,江門將大力實施“園區再造”工程,大力推進總面積1395平方公里的大型產業集聚區建設,打造大灣區新一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戰場。
呂玉印表示,珠海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珠海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持續深化落實“1+1+9”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好“唯一與港澳同時陸路相連”的區位優勢,加快成為全省發展的重要引擎,高質量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在實現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上擔起珠海責任、展現特區作為。
呂玉印說,珠海將全力支持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以“產業第一”牽引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設。聚力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全面實施產業立柱、招商引資、土地整備、園區提升、強核賦能、政府流程再造“六大攻堅行動”,加速完善產業鏈、構建產業集群、打造產業生態。
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
“李希書記代表十二屆省委所作的報告,催人奮進,令人鼓舞,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站位高、把握大勢準、思路謀劃深、部署工作實,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引領性和操作性。”省黨代表,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國平向《南方》雜志記者感慨道。
龔國平表示,報告對科技工作高度重視,強調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強省建設,聚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省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到實際行動上。大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新時期我省科技創新工作,全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龔國平表示。
深入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李希同志代表中共廣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作的報告,站位高遠、內容豐富,思想深刻、文情并茂。”省黨代表,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告訴《南方》雜志記者,“報告全面總結五年以來省委帶領全省人民攻堅克難、干事創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從文學角度看,報告的謀篇布局也獨具匠心。”
張培忠表示,在未來五年工作的總體布局中,省委把文化強省建設提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為文化強省的職能部門之一,省作協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李希書記的講話要求,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強化理論武裝,團結引領廣大作家聽黨話、跟黨走,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引領文學工作者頭腦;強化精品創作,打造更多彰顯嶺南神韻的扛鼎之作,省作協將加強統籌謀劃,選取最能代表中國精神的廣東題材,組織“廣東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點風物”主題創作,“鄉村振興、山鄉巨變”主題創作,“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主題創作,“大美南粵,文明廣東”主題創作等;強化文化惠民,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學供給,開展文學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活動;強化機制創新,鍥而不舍推動廣東文學由高原邁向高峰,加快廣東文化改革步伐,著力打造“文學粵軍”主力軍。
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支持潮州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何曉軍說:“這是對潮州最大的支持。”潮州將抓住這一重大機遇,加快潮州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同步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國家5A級景區、世界美食之都”,深度挖掘潮州文化精神內涵,加大非遺傳承保護力度,推動文化與旅游、金融、科技等產業融合發展,奮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窗口和世界潮人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