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雪 弟丨《馬語者》:生態文學的動物樣本
更新時間:2022-05-07 作者:雪 弟來源:文藝報
30多年來,申平從不自覺到自覺,第一個亮出動物小小說的旗號,創作出了包括《頭羊》《紅鬃馬》《中國狼》《芒來的兒馬子》《城市上空的烏鴉》等在內的數百篇膾炙人口的動物小小說,成為當代動物小說中的一朵奇葩。2021年11月,在申平創作小小說36年之際,他優中選優,精選了36篇動物小小說,編成《馬語者》一書出版,在小小說領域產生了熱烈反響。
《中國狼》通過野狼消滅日軍的故事,準確、生動地展示了“狼”的面貌和精神:既英勇頑強,又足智多謀。故事撼人心魄,內涵寬廣渾厚。就藝術手法來說,作者非常擅長畫面感的制造,全文好像不是由一段段文字組合的,而是由一幅幅畫聯結而成。可以說,“狼群勇戰日軍”的畫面,已經成為小小說場面描繪的經典。另外,“中國狼”從狼再到軍隊番號這一內涵的拓展,使得作品奇峰突起、境界高遠。
《芒來的兒馬子》從標題上就可看出,它的重點不是寫兒馬子,也不是寫芒來,而是寫一種“物我合一”的親密無間的關系。所以,在兒馬子離開之后,50多歲的芒來“居然蒼老得像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這一點也不令人驚訝,因為兒馬子是芒來的魂。魂沒了,芒來自然就蔫了。傳奇的情節讓作品引人入勝,真摯深沉的情感動人心弦,讓讀者潸然淚下。
《城市上空的烏鴉》講述了烏鴉進城擾民,暴力驅趕無效,最后卻被小學生的一封信解決問題的故事。猛一看似乎有些不可信,但細想卻又非常合理:一是某些動物充具靈性,它們的所作所為有時真的難以用科學解釋;二是作者使用了“元敘述”的方法,多次用證人(朋友)證明了事件本身的確定性。那么,這個故事的深刻含義是什么?很顯然,它依舊未離開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宏大的主題。具體一點說,就是人們應以恰當的方式與動物相處,暴力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申平秉持萬物平等的生命理念,經由人類與動物、人類自身之間的矛盾沖突,表達了他對人與自然、人與自身和諧相處的美好期盼。這些作品在情節敘述上充滿傳奇色彩,形象鮮明生動,呈現出濃郁的悲壯風格,為當代小小說創作提供了諸多有益啟示。
另外,申平的動物小小說擅長以象征性而又頗具寓言色彩的寫法,通過敘述一個個精彩而感人的動物故事,深刻地表達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保護青山綠水、共建生態和諧世界的宏大主題。《野獸列車》堪稱象征性寫作的佳作,有個人偶然間上了一輛載滿野獸的列車,他先是害怕極了,后來卻發現滿列車野獸都很怕他,便萌生了把這些野獸全殺死的念頭,結果引起野獸反抗,最終自己身亡。這一近似寓言的寫法,十分形象而深刻地闡明了人類與動物原本就是一家人、是好朋友,不該互相傷害,理應和諧相處、共生共榮這一重大主題,讀來讓人長久地咀嚼思考。
一個作家36年持續不斷地以動物為題材寫作小小說,足可看出他對文學這個行當的熱愛和對寫作生態小說的癡迷。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其意義已超出了文學本身。一個人心無旁騖地做好一件有益的事,就意味著他人生價值的實現。
申平對生態小說的癡迷,源于他厚重的人文情懷。因此不論他寫什么動物,其旨歸都在人本身,都是對人類處境及其出路的思考,都是對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蘄求,也都是為了人性的提升與完善。《頭羊》《紅鬃馬》《中國狼》如此,《鹿銜角》《獵豹》《貓王》亦如此。
申平生態小說所呈示的動物世界常常是人類世界的投影,動物世界和人類世界的同構則即先在地預示了其藝術追求。作者運多種藝術手段塑造動物形象,傳達隱含在動物世界中的“人”的價值追求和審美理想。寫小小說之于申平,可以說就是一門“手藝”,而他對這門手藝的虔誠,對小小說文體的自覺,我們都可以在《馬語者》這本集子里見到。
申平是一位來自民間的作家,他善于采集民間資源,將民間故事運用到動物小小說創作中。這些故事中,人與動物的糾葛構成了有意味的主題,在人與動物的交鋒中突出了動物人性的一面,內涵深邃,發人深思。黃鼠狼的詭異(《通靈》),野鹿的報恩(《白鹿》《鹿銜角》),還有紅鬃馬的悲壯(《紅鬃馬》)……在這些故事中,動物們除了具有本來的生活習性外,還具有人類的復雜性格,他們既是動物又不是動物,既不是人又是人。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將具有人的情感、人的信仰的動物呈現在讀者眼前,在“形似”和“神似”之間施展藝術智慧,將離奇有趣的民間故事運用到小小說情節的構造上,為動物小小說的傳奇色彩增添了光彩。
縱觀《馬語者》所收入的36篇作品,都是將動物作為文學表現的主角,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并對動物給予道德關懷和審美觀照,以此來探尋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困局的思想根源,并試圖尋找破除這一困局的文化的、現實的路徑,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訴求。
《馬語者》實際上就是一部有關動物的生態啟示錄,作品透露出一種敬畏自然的神圣感和神秘感,反映了人與自然生態之間的對應關系,以及人的精神意志和自然生態之間的互應意識。申平的動物小小說幾乎都表現出生態救贖的沖動,并借此挑戰以人為中心的思維定式,賦予動物在自然界生態系統中的主體性。作為以自然(動物)為取向的小說,《馬語者》一書具有明確的自然主義訴求。作者運用動物的視角,以敏銳的目光和使人身臨其境的文學描寫,將動物直接推到參與現實世界改造的行列之中,并通過動物的行為表現,來觀照人類世界矛盾的、多重的生態倫理。
總之,申平的動物小小說既強調動物的自然屬性,也凸顯其精神性,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和人文精神世界,充分展示了其生態文學創作的豐富性、多元性和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