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劉大先丨目光、生命與記憶
——王威廉與未來詩學
更新時間:2022-04-28 作者:劉大先來源:文藝報
王威廉從2018年開始將科幻元素納入到自己的小說寫作中。確實,科技是我們時代最為重要的主題之一,它是現實的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從科幻文學史的進路所牽涉的亞文化。因此他晚近的小說很難說是那種作為文學史邊緣類型文類的“科幻小說”,他既非技術流的“硬科幻”,也沒有過多從政治與哲學角度進行的“軟科幻”色彩,毋寧說他是在做一種從現實問題生發想象而產生的微型思辨文本。那些文本從“文學性”上來說也許并不很講究,因為那本來就不是它們的側重點所在;或許也談不上太多的“思想性”,因為幾乎沒有涉及任何宏觀政治經濟學議題,而主要著眼于技術壟斷及其造成的人的情感與精神方面的變化。他念茲在茲的話題是:如何面對野蠻現實,如何想象人文的未來。
王威廉體現出呼之欲出的綜合性寫作的野心,要將他此前作品中涉及的主題都囊括進來,以至于作為讀者的我,第一反應這是一個“主題寫作”。《你的目光》在兩個城市邊緣人的交往與愛情中,將深圳的發展史、潮汕地方文化、客家人的歷史、對于世界觀察方式的哲性思考等等都一股腦包裹在一起。盡管我并不認為它在既有的文學觀念中取得了多大成就,但不妨礙它得到很多的關注,因為人們對于當代寫作中遍布的一般悲歡離合故事、個體恩怨情仇、某種文化的符號化表述已經感到厭倦,對超越于此的“宏大敘事”充滿了饑渴,而《你的目光》是以中篇的篇幅書寫了一個長篇的內容,包含著各種可以闡釋的維度,這讓它在形式和修辭上不夠成熟圓滿,但恰在這種粗糙有時候有點生硬的表達之中顯示出了創造性的生命力——生命力是最為難得的品質,構成了無法確知的未來的基礎。
在《你的目光》中,王威廉試圖在愛情故事的框架里綜合此前作品的一系列主題:目光籠罩的景觀社會、生命意義及其與經驗和記憶的關系。主人公是開眼鏡店和設計眼鏡的小人物,隨著情節的進展,“我”在設計不同眼鏡的過程中,不斷回溯歷史和記憶,這似乎回到了柏拉圖關于回憶的論說,回憶通過向過去的沉溺而達到對現在確證,成為建構此在的方式,可以說是人的生存方式本身,但是其背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于時間和時間感受問題。現代以來,如同阿倫特所說,“現在”似乎消失了,成為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東西。對“現在”的遺忘使得我們不得不或者回溯過去,或者展望未來,從而形成一種“未來已來”的錯覺。如同我前面所說,其實未來可能從未到來,或者只是到來了其中的某種可能性,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現在,而《你的目光》將時間貫通起來,實現了柏格森意義上的生命的“綿延”。王威廉所說的“未來詩學”在這個意義上便成為尋找當下生命存在意義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