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1区2区3区_久久亚洲视频_成人久久_欧美国产激情_免费久久精品_精品视频在线看_日本福利在线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粵評粵好 > 觀點·爭鳴

龍其林 |中國當代生態散文十家簡論

更新時間:2022-03-31 作者:龍其林來源:西南文學網


應《生態文化》雜志之約,現從中國當代生態散文作家中選擇十位有代表性的作家進行簡要評論,以使社會各界了解該領域的創作情況,推動生態散文及生態文化的發展。按照文學體裁來劃分,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為常見的四種文體。本文所論之當代生態散文作家,既包括文藝性生態散文作家,也包括生態報告文學作家。因本人才識淺薄,所讀有限,不免掛一漏萬,懇請方家批評指正。

綜合考慮作家們的生態散文創作歷程、藝術性、思想力及其影響力,本人認為下面十位作家可代表中國當代生態散文創作的成就。

一、徐剛

徐剛在中國當代生態散文發展歷程中具有標志性意義。他出版于1987年的的報告文學作品《伐木者,醒來!》是中國當代生態散文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之一,被認為是中國的《寂靜的春天》。在《伐木者,醒來!》中,徐剛以悲憤難遏的筆調、田野考察的數據、中外對照的視野,描繪了中國在邁向現代化過程中的所付出的沉重的生態代價。隨后徐剛陸續出版了《沉淪的國土》《江河并非萬古流》《中國風沙線》《中國:另一種危機》《綠色宣言》《守望家園》《國難》等報告文學作品,先后榮獲中國圖書獎、首屆徐遲報告文學獎、首屆中國環境文學獎、第四屆冰心文學獎、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獎、中國報告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等。徐剛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數十年來堅持行走各地,深入了解自然生態,深刻反思現代生活方式的缺失,為中國散文創作開創了一方新的天地。

二、葦岸

葦岸1999年因病英年早逝,生前只出版了一部生態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去世后又出版了《太陽升起以后》和朋友根據其日記整理出版的散文集),但在中國當代生態散文界卻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葦岸生前居住在北京的城鄉結合部,死后骨灰也伴著花瓣撒在了故鄉的麥田、樹林與河水中。他一直關注大地上的事情,將大地視為人類隱秘而內在的精神需要。其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廿四節氣》《放蜂人》等從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入手,細膩地表現自然界的事物,以平等之心看待大地和一切生命,以此喚醒人類日漸麻木的心靈,在精神上重視自然、并與之建構起新的和諧關系。他的散文語言并非空洞、抽象的無機化語言, 而是洋溢著大地芳香、借助自然事物進入到自然、人類精神的深處。葦岸的生態散文重新恢復了語言的有機性,通過呈現出自然的本質力量,保持著人與自然的天然親近。

三、張煒

對于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張煒而言,野地這個概念具有特殊的意義。張煒認為大地從根本上決定了人類的性質,人類應該懂得從土地上尋找智慧和靈感。在他看來,融入野地并不是一種虛指,而是要到真實的泥土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在《融入野地》《田野的故事》《你的樹》《夜思》等作品中,對于野地的眷戀已經深深地嵌入張煒的血脈,他筆下的生命在大地之中永無休止地輪回,從而使之具有了永恒的意義。于張煒而言,野地不僅是安妥個人生命的所在,而且也是滋潤藝術家靈感的圣地,他在與大自然保持密切聯系的過程中從大地中汲取精神,使自己保持著一腔柔情和自由的情懷。

四、韓少功

韓少功是中國當代文學界具有哲學思考深度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對人的存在處境進行發問。早在1999年,韓少功負責的《天涯》雜志就推出了針對生態環境問題的《南山紀要》。韓少功生態散文集《山南水北》出版,引起了讀書界的轟動。對于自然的體會和對大地的觀察,成為貫穿于《山南水北》的主線。在韓少功看來,勞動于自然之中對于人類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作家觀察大地、領悟自然的一種方式,而且還對人的精神健康有著隱秘的作用。韓少功重新過起了農業時代的日常生活,在對自然文化的體驗中對現代文明與生態危機進行了反思,并以鄉村隱居生活的實踐證明了回歸自然、重建人與自然和諧狀態的可能性。韓少功對于原罪一詞提出了新的理解,認為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命而造成的其它生命的喪失就是一種原罪。《山南水北》以一種對現代工業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抵抗姿態,宣告了現代化神話的破產。

五、楊文豐

農業氣象學專業出身的楊文豐,從2001年開始投身于生態散文的寫作,陸續出版了散文集《自然筆記——科學倫理與文化沉思》《蝴蝶為什么這樣美》《自然書》《病盆景——自然倫理與文學情懷》等,曾榮獲老舍散文獎、全國冰心散文獎、林語堂散文獎、《散文選刊》華文最佳散文獎、在場主義散文獎、中國徐霞客游記文學獎等獎項,10余篇散文被選入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等大、中學教材。楊文豐的生態散文既彰顯著科學散文的認識價值與科學精神,又洋溢著強烈的文學性。在他看來,對生態散文而言最重要的質地是能直面生態問題,感性、理性地表達生態意識和生態思想,表現萬物平等,強調人是大自然的一個成員,須以謙卑和有擔當的姿態,與萬物“和美共處”。楊文豐的生態散文語言運用嫻熟,文字節奏感強,色彩感鮮明,時有內涵雋永的金句、警句。楊文豐在生態散文寫作中最大限度地擴充每一篇散文的容量,讓其在不爆破的前提下達到最大的容積,提升生態散文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感染力。

六、李存葆

以中篇小說及其同名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而聞名全國的李存葆,后來從事生態散文的寫作,并以《綠色天書》《最后的野象谷》《大河遺夢》等散文集引起文壇廣泛關注,其作品先后榮獲第六屆《十月》文學獎、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等。李存葆的生態散文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批判色彩,敢于直面生態問題,揭露時代癥候。他在散文中常選擇當下突出的生態問題進行歷史與現實地探究,又能在敘述過程中進行富于深度的哲理思索與藝術價值傳達,實現了其生態散文思想與藝術上的平衡。李存葆在對生態問題進行散文觀照時,留意發掘生態問題背后的社會語境與人性因素,努力思考生態問題背后的歷史、文化、體制原因,具有宏大的寫作視域。李存葆的創作實踐再次證明,篇幅長、容量大、紀實性強的生態散文同樣可以兼具思想力度和人文情懷。

七、李青松

李青松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從事生態文學寫作,迄今發表作品三百余萬字,出版專著《開國林墾部長》《遙遠的虎嘯》《薇甘菊》《大地倫理》《一種精神》《萬物筆記》《貢貂》《穿山甲》等,曾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第三屆豐子愷散文獎評委獎等。他的作品關注現實,注重實地調查,在對祖國綠水青山的丈量中展現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在他看來,生態文學關注的不是自然本身,也不是自然背景中的人,而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種關系,一方面是自然對人類的影響(物質、精神),另一方面是人對待自然的態度,人在自然中的行為。李青松的生態報告文學、生態散文不僅揭露人對自然的破壞,而且還要強調人對自然的尊重,強調人的責任和擔當,如《一種精神》《從大開發到大伐》等。他的作品充滿著對大自然的敬畏,在對生態問題的反思中探究現代社會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能性。李青松的生態散文作品,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加以融會,在紀實性的書寫中發現人與自然之間的血肉關聯。

八、古岳

作為《青海日報》高級記者的古岳,長期以來關注社會發展與歷史、環境的關系,他將記者的客觀觀察、真實報道與作家的憂患意識、研究者的科學精神熔鑄于一身,成為一名寫作題材獨特、藝術氣質鮮明的生態散文作家,曾獲第五屆“地球獎”、青海省文學藝術獎、青海省“五個一”工程獎、徐遲報告文學獎等。古岳出版了《憂患江河源》《誰為人類懺悔》《寫給三江源的情書》《凍土筆記——達森草原的前世今生》等生態散文集,他擅長在大量田野調查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對人類活動與社會發展的歷時性梳理來反映一個特定區域的生態變遷。古岳一直關注青藏高原和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變化,通過作品反復表達一個觀點:生態環境跟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整個人類都有關系。《誰為人類懺悔》是古岳最為重要的作品,這部散文集以藏傳佛教信奉的“嗡嘛呢叭咪哞”信條為線索,系統地考察了西南地區的自然生態歷史和現狀,用宗教情懷與生態意識激活人們的不泯良知和社會責任感。

九、李娟

李娟是一位漢族作家,長期的新疆生活賦予了其散文寫作以鮮明的地域色彩和異質性文化體驗。李娟的散文將目光投向了新疆的大地、動植物、荒漠、風沙、風俗,表現了西部自然環境在工業化進程中的變遷,傳達了對于不斷消逝的農業文明時代的嘆惋。李娟先后出版了《冬牧場》《春牧場》《前山夏牧場》《深山夏牧場》《遙遠的向日葵地》等系列散文集,她聚焦于新疆廣袤而靜默的大地,通過對這一地區民眾日常生活和生存環境的描寫,審視了現代文明嵌入大地后自然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在李娟的筆下,邊疆的生活充滿著勃勃生機,人在與自然的抗爭中洋溢著一種樂觀豁達的堅忍意識。李娟的文字純凈樸素,情感蘊藉,充滿了對于生存本相的探詢。李娟的散文對于邊疆地區的環境有較多書寫,這既是她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傳達,同時也是對于多樣性的地域文化及民眾生活技藝的保存,這種書寫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具有特殊的價值。

十、周曉楓

周曉楓的散文寫作具有鮮明的人文主義精神,她在對自然景物與動物的書寫中,發現了隱藏于其中的人與生命、自然的情感關聯,在優雅而沉靜的文字中敘述著生命的獨特體驗與斑駁的文化知識。周曉楓出版了《上帝的隱語》《鳥群》《斑紋》《收藏》《巨鯨歌唱》《河山》等散文集,曾獲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十月文學獎、朱自清文學獎、馮牧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獎項。她的不少散文以動物為題材,在對自然細膩的描寫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中傳達出萬物平等的道德關懷。在作品中,周曉楓將自己作為動物為其代言,以此反思人類行為對于動物的殺戮以及生態平衡的破壞。而在以自然山水為題材的散文中,她突破了單一的寫景敘事抒情模式,而代之以思考、議論、聯想,以便敞開思想,貼近自然。周曉楓在散文中追求藝術表現的各種可能,不斷實踐各種寫作方式,對散文、小說、詩歌的文體界限進行突破,文體考究,語言綿密,建構起一個具有個性色彩的生態散文領地。

作者簡介:

龍其林,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當代生態文學、中國文學圖像史料學研究、轉型期中國文化與文學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变态重口在线 | 日本不卡免费新一二三区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密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 一菊综合网成人综合网 |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妇女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视频 | 日本高清视频一区 |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天天天天爽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一级毛片在线全部免费播放 |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 | 久草免费福利资源站在线观看 | 不卡视频在线 | 黄 色 免 费 网站在线观看 | 2021天天操| 青青青操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2018天天操天天干 | 六月婷婷开心 | 欧美午夜一艳片欧美精品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8f | 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 | 日本黄色免费 | 久久污|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七七国产福利在线二区 |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 国产一级做a爱免费观看 | 欧美丰满丝袜videossex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 久99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v | 久久青草免费97线频观 | 午夜视频色| 两个人看的在线观看视频www | 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 | 人人澡人人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