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召開2021年度機關總結表彰會議
更新時間:2022-03-15 來源:廣東文壇
1月26日下午,省作協召開2021年度機關總結表彰會議,總結工作,表彰先進,凝聚共識,加溫鼓勁,推動新一年作協工作再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出席會議并講話;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機關黨委書記陳昆宣讀了《關于給予邱海軍等19名同志嘉獎的通報》《中共廣東省作家協會機關委員會關于表彰2021年度省作協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黨支部的通報》和省作協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學習之星”“學習積極分子”名單;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通報了省作協2021年度獲得榮譽情況。會議由黨組成員、秘書長劉春主持。
張培忠指出,2021年,省作協高舉思想之旗,共慶百年華誕。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梳理“我為群眾辦實事”5類30個具體項目;組織紅色革命主題創作,全省作家創作紅色題材作品155部,舉行省作協慶祝建黨百年十部紅色題材重點作品暨《廣東文學藍皮書(2020)》新書發布會、研討會,推出《腳印——人民英雄麥賢得》《黎明之前——廣州起義紀事》《生命河流擺渡人》等作品;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再出發”主題創作和“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民生工程主題文學創作,組織80多名作家創作近百篇作品,舉辦楊黎光、周曉瑾作品改稿會以及吳君、王哲珠、丁燕作品專家審讀會。2021年,省作協匯聚奮進之力,共創文學新局。積極推進廣東文學館建設,目前展陳大綱、展陳設計取得階段性成果,啟動了藏品征集工作;承辦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中國作家館” 廣東主賓省活動,大力宣傳推介廣東文學成果;集結全省文學評論力量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廣東文學藍皮書》;啟動5卷200萬字《廣東文學通史》編撰;開展文娛領域整治,發出《文為世范 ?行為士則——致全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倡議書》;組織廣東代表團參加中國作協十代會,創造多個“第一”,展現廣東風采;認真組織參評和評獎活動,胡永紅小說《上學謠》、吳巖科幻文學《中國軌道號》獲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2021年,省作協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加快干部成長。落實新一輪基層黨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組織召開省作協歷史上首次新任干部集體廉政談話會。實施年輕公務員理論學習提升工程,由機關、下屬雜志社40歲以下青年黨員干部組成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定期組織專題學習活動;制定《中共廣東省作家協會機關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共廣東省作家協會機關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規則》《廣東省作家協會黨支部工作實施細則》。
張培忠指出,2022年是我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年初將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下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省作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肩負“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牢記“國之大者”,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謀劃推進文學工作,出精品、出人才、出理論,著力守好意識形態安全“南大門”,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文學的新的更大貢獻。一是緊扣“做人的工作”的重要任務,加強理論武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二是聚焦“創作生產優秀作品”的中心環節,打造精品力作,不斷提高文學創作的“成活率”和“精品率”,重點推出一批“扛鼎之作”;三是突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特色品牌,筑就文學高峰,將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鍛造成為新的文學增長點,推進廣東文學院改革;四是堅持“把好文藝評論方向盤”的導向要求,在全國文學評論領域發出廣東強音;五是把握“實現破圈和跨界傳播”的努力方向,拓展文學陣地,拓展“文學+”融合發展模式,實現“破圈”和“跨界”傳播;六是圍繞“向人民交出優秀答卷”的根本目的,優化文學惠民;七是牢記“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的殷切囑托,打造文學粵軍,抓好文學創作、文學研究、文學服務三支隊伍建設;八是強化“黨和政府聯系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的重要作用,加強自身建設,全力把作協組織建設成為真正的“文學工作者之家”。
省作協機關各部門、雜志社全體干部職工參加了會議。 ?(文:社聯部 ?圖:蔡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