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潮菜名師郭麗文
更新時間:2022-03-10 作者:林璇來源:廣東文壇
提起郭麗文,汕頭人也許不會陌生,她,1米65的身高,身材豐滿而勻稱,一束微卷的長發華麗地飄逸在腦后,白晰的鵝蛋臉上總充滿陽光。早在七十年代從師學藝、白手起家,從勤雜工到點心師,從經營家族式小食店到創辦大酒樓,從一個普通婦女成長為名聞遐邇的國家級特級點心師、中國烹飪名師、十佳潮菜廚藝師之一、市勞動模范、省市優秀女企業家、省九屆婦代會代表、連續兩屆市人大代表、市餐飲協會常務副會長等。她把烹飪和文化結合起來,創作的美食點心獲獎無數,其中,“菠蘿雞球”“潮汕落湯錢”等獲目前全國美食最高級別的“中華名小吃”稱號,大量點心作品選入《潮州菜譜》。
?妙哉,東南亞風情的露天餐廳?
郭麗文的月眉灣酒樓 1991 年始創于中山公園月眉橋旁,2001 年遷址海濱路,是一家早、午、晚全天候潮菜酒樓,營業主要在二樓,開業以來生意持續旺盛。
她萌發把三樓露臺改造為園林式的集海鮮潮菜、點心燒烤、品酒品茶于一體的全海景休閑餐廳,靈感來自她有一次去香港時,朋友邀她到尖沙嘴一海濱酒樓平臺酒吧飲酒敘舊。那一晚,朋友們邊飲酒邊欣賞著維多利亞海灣的璀燦夜景,陶醉著老友久別重逢的無限喜悅,感受著“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浪漫情調。
她腦海里浮現了月眉灣酒樓露臺的場面:憑欄相倚,海風輕拂,面向波光粼粼的大海,遠眺峻秀的礐石山,東西兩座雄偉壯觀的跨海大橋遙遙相望,濱海的景色一覽無遺!難道這不正是又一個“維多利亞”港灣海景嗎?她在腦海里想象著、盤算著,一個大膽計劃在她腦海中漸漸清晰、形成......
她無心在香港逗留,趕緊回汕,步履匆匆跑上露臺仔細觀察,著手規劃設計、繪圖施工。于是,2005 年 8 月 8 日,粵東首家全海景露天休閑餐廳向市民開放了。露臺觀景線長達 200 米,餐臺與餐臺之間巧妙地用翠綠盆景隔開,再配上乳白色觀賞燈,宛如錯落有致的花園。開業之初,郭麗文打出了鮮什魚鼎每個 10 元、啤酒、燒烤買1送1的優惠價格,由于景美價廉菜品鮮,吸引了無數消費者。人們對這一全新經營形式頗為贊賞,夜夜座無虛席,每逢月光夜,更早早被搶訂一空,節假日要提前預訂。為體現更濃郁東南亞風情,應客人要求,還特請演員晚上拉提琴、打手鼓、跳草裙舞助興。
這里已成為人們中秋賞月的首選,月明星稀,月亮女神和滿天星星羨慕地遙望著品著美酒佳肴的人們,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功夫茶發出陣陣清香,我不禁想起唐代張九齡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令我贊賞的還有,露臺餐廳采用清一色少男服務員,這支訓練有素、健康活力、嘴甜腳勤的團隊,一色紅色制服,斜背著裝有紙巾等的工作袋,揚手即來,服務到位,這也是郭麗文獨特的創意,她首先考慮到夜間收市男員工回家較女員工安全,其次露臺松散型的布局工作量和勞動強度較大,年輕健壯的男士服務員更為適合,同時也讓顧客耳目一新!
然而,在經營中也有無奈和苦惱,天氣晴朗生意極好,但天氣不好就不然了。汕頭多雨多臺風,一到風雨天,露臺經營就受影響,尤其刮臺風時露臺深受重創,又要投資收復、維護,這就增加經營成本,有時甚至虧本,但郭麗文想到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身為人大代表的她考慮到社會效益,她再投資增加了可開可收的紅色頂蓬,下小雨時也可用餐,在霏霏細雨中賞海景也別有一番滋味、別有詩情畫意。
臺灣“潮汕美食節”傾倒民眾
在潮菜美食經營長河中,讓郭麗文最難以忘懷的是赴臺參加汕頭經貿文化交流團在臺灣舉辦的首屆“潮汕美食節”。這是建國以來潮汕美食首次登陸臺灣,那熱烈動人、血濃于水的場面使她每次回想起來都心潮如風云翻涌。
2003 年 10 月,郭麗文應汕頭市委的邀請,和另外五位資深廚藝師作為潮汕美食大使赴臺獻藝。在臺灣10天的美食文化交流活動中,廚藝大師們為臺灣各界展示了潮汕美食的精湛技藝和文化內涵。
由于是首次赴臺,加上烹飪大師技藝高超、琳瑯滿目的美食色香味俱全,在全島引起巨大轟動,每天品嘗會限量精品美食早被搶訂一空,訂不到的只能望“食”興嘆、垂涎欲滴。
郭麗文是六位烹飪大師中唯一的女性,更加引人注目,她技藝嫻熟、靚麗開朗、笑容甜美、端莊大方,吸引了無數臺灣民眾,人們為一睹她的風采而久久不愿離去,每一次表演宴會一結束,賓客們都耐心地等候在現場,期盼著見上郭麗文一面。
有一位潮汕籍老人,品嘗了郭麗文巧手制作的金芛蝴蝶餃后贊不絕口,她說:“我幾十年沒吃到這樣正宗的潮汕小吃了,這把我帶回到魂牽夢縈的家鄉,我熱切地向主辦單位提出一個請求,讓我和這個女烹飪師見個面,照個相留念!”
在賓客們的強烈要求下,郭麗文和其他五位大師應邀和大家見面,頓時,全場掌聲雷動,歡呼雀躍,賓客們爭先恐后與烹飪大師握手交流,搶著與郭麗文合影留念,那位老人更是緊緊握著郭麗文的手,熱淚盈眶,暢敘鄉情。
在臺灣的10天里,郭麗文成了美食烹飪明星,臺灣媒體爭相采訪報道,專訪她的報導和大幅照片登上全島各大報刊,標題赫然:“潮汕廚藝明星風采傾倒島內民眾”!“文化親善大使”“潮汕美食,名不虛傳”、“創新的技藝,精致的美食”等各種新聞頻頻現于報端。
美食無國界,創辦中外合璧餐廳
郭麗文經營的月眉灣酒樓十分成功,按理,年過知天命的她該松一口氣了,但她并未因此而止步,而是不斷開拓新思路。
她認為:美食無國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人們走出國門,眼界更開闊,需求更加多元化,而且外國人來汕也逐漸增多,不能停留在只做潮汕菜的層面上,她又有了新的靈感:“汕頭西式餐廳還較少,我何不大膽嘗試創辦一個多國風味合一的餐廳,來滿足時尚人群的需要和吃膩了中國菜的人嘗鮮?”
于是,她把這個思路和大家商量,尤其得到大兒子葉飛的支持。事不宜遲,她帶著葉飛立即行動起來,取名、選址、設計、裝修……
2007 年 6 月,全新理念的餐廳——“悅宴”開辦了!
“悅宴”位于繁華的金融中心黃金地帶金砂東路與天山路交界處。“悅宴概念餐飲”中、西結合,包容中、日、韓、東南亞、歐式等多國美食。“悅宴”大膽采用紅與黑的色彩,大量采用玻璃幕墻,天然綠化和室內造景相結合,配上藍色的背景燈,高檔的布藝,時尚的餐桌,西式的餐具,別有風情。一踏進餐廳,就感受到濃郁的異國味道,華麗而高雅、溫馨而靜謐、熱烈而輕松、浪漫而神秘,人們在這里可任意選到自己心儀的個性餐飲,且價格也合理可接受。
“悅宴”剛開張,我的一個朋友神秘地對我說:“我帶你到一個新開張的西式餐廳品嘗外國菜,包你滿意!”進入“悅宴”,我們選擇了個半露天的室外餐位,一邊聽著音樂般的潺潺流水,一邊品嘗韓國菜,還真有點“韓”味感覺呢!
“悅宴”開辟了汕頭無國界飲食的先河,成為汕頭首家融多國美食于一體的中外合璧的特色酒樓,全新的餐飲特色與獨特的經營理念,受到了現代消費人群的歡迎,尤其是贏得白領一族和外國朋友的青睞,成為年輕人約會談心的理想場所之一。
開業幾年來,得到同行和消費者的贊譽,為汕頭餐飲業注入新鮮活力。
最讓郭麗文欣慰和自豪的是,她20多年來手把手培養的兩個兒子逐步成長,尤其是大兒子葉飛,她鼓勵他向國內外同行學習,增長才干,拓展視野,葉飛繼承父母遺傳給他的基因,同樣聰明、吃苦、有悟性。郭麗文由于“月眉灣”忙不過來,就逐步放手讓他打理“悅宴”。葉飛不負父母期望,2009 年 11 月,參加全國考試,捧回由中國烹飪協會頒發的“中國烹飪名師”榮譽稱號和獎章。
最近,在汕頭電視臺“今日新汕頭”欄目中,郭麗文和幾位資深烹飪師應邀作為嘉賓參加“七十年飲食的變遷”節目,風韻依舊的郭麗文感慨地說:“我自 1992 年開始開設中秋、除夕等重大節日訂餐業務,當年只訂一桌,我親自掌勺、潛心做好這‘第一桌’;翌年訂 8桌,以后逐年遞增,到現在爆滿,要提前兩個月預訂。”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汕頭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
近期,郭麗文又在汕頭金湖路的豪華樓盤金紫世家創辦新月眉灣酒樓。每逢中秋節,應消費者要求,尤其是海內外潮人的渴望,制作她拿手的腐乳餅。她親自動手制作,配方、火候一點都不能馬虎。香味撲鼻、正宗地道的腐乳餅喚起海內外游子的鄉愁鄉情,邊啖著香而不膩的腐乳餅,遙望著遠方的家鄉,寄托思鄉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