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舉行《廣東文學通史》編委會工作會議
更新時間:2022-02-25 來源:廣東文壇
9月30日上午,《廣東文學通史》編委會工作會議在廣東省作家協會嶺南文學空間舉辦。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天驥,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廣東省文藝終身成就獎獲獎者劉斯奮,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偉宗及彭玉平、陳劍暉、紀德君、陳希、賀仲明、黃仕忠、程國賦、郭小東、張振金、劉曉明、謝有順、江冰等編委會成員及有關專家,劉衛國、龍其林、李嬋娟、徐燕琳、吳曉佳、黃勇、翁筱曼、劉茉琳、黃雪敏、程露、周丹杰等撰寫專家團隊,以及省作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陳昆、蘇毅出席會議。會議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主持。
會上,《廣東文學通史》各卷主編彭玉平、紀德君、陳希、賀仲明、陳劍暉分別就本卷提綱作介紹,學術顧問及編委會委員進行討論并提出意見建議。會議認為,盛世修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廣東文學通史》編撰正當其時、非常必要。會議原則通過《廣東文學通史》提綱,明確各卷團隊充分吸收意見建議后進行修改完善,待提交編委會審核通過后即以此作為依據撰寫。
張培忠在總結中指出,這是今年召開的第3次通史工作會議,在專家團隊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下,《廣東文學通史》編撰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廣東文學通史》為5卷本共200萬字,要在2023年的4月30日前正式出版,時間緊、要求高、任務重。一是要把握機遇,增強盛世修史的責任感、使命感。要站在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高度來認識本次通史編撰的意義,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李希同志到省作協調研講話精神,為2023年5月省作協成立70周年、廣東文學館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獻上一份文學厚禮。二是要提高站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全書,以此指導編撰工作。三是要堅持守正創新,努力構建廣東文學通史新的學術體系和新的話語體系。在撰寫過程中努力做到有新的史料的發現、新的理論的概括、新的方法的應用,要體現共識,體現創新,體現政治性、學術性、科學性和獨創性。四是要通力合作,集體打造通史力作。充分發揮編委會、學術顧問和撰寫團隊的智庫作用,對標最優最好,做到質量均衡、風格趨同,打造有信息含量、有思想容量、有情感力量的廣東文學通史力作,以厚重而又靈動的學術品格呈現于中國文學史著之林。五是要掛圖作戰,按時保質完成編撰任務。按照時間節點來制定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做到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務求全勝。六是要統籌處理好六種關系,即全國地位和地方影響的關系、統一體例與各卷側重的關系、“史”與“論”的關系、“點”與“面”的關系、“里”和“外”的關系以及政治立場與文學成就的關系,推動編撰工作順利開展。 (楊璐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