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新時代?新發展 ?新氣象 ——在“大灣區文學新浪潮”廣東青年作家作品研討會上的致辭
更新時間:2022-02-21 來源:廣東文壇
新時代?新發展? ?新氣象
在“大灣區文學新浪潮”廣東青年作家作品研討會上的致辭
(2021年9月15日)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 張培忠
在中央連續推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發展方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提速增效之際,今天,由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的“大灣區文學新浪潮”廣東青年作家作品研討會在這里舉行。這是新時代“文學粵軍”青年方陣的一次集中亮相、集體巡禮,也是推動廣東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拜師學藝、取經問計。我謹代表廣東省作家協會對與會的領導、專家、作家、評論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廣東文學事業發展的中國作家協會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廣東地處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既是干事創業的一片熱土,也是文學創作的一方沃土。青年是社會中最開放、最活躍、最積極的群體,青年作家是作家群體中最有進步追求、最具創新意識、最富創造活力的文學力量。近年來,以王威廉、黎衡、陳培浩、陳崇正、李德南、馮娜、蔡東、王哲珠、郭爽、莫華杰等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的成長成熟,代表著當代廣東文學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文學力量,也昭示著新一代青年作家面向灣區、面向未來的文學期待。解讀這批廣東青年作家作品,主要有三個關鍵詞:新時代,新發展,新氣象。
一、把握“新時代”,培育“萬紫千紅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的文學生態。廣東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革命斗爭傳統深厚;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和試驗區,見證了改革開放發展軌跡。這片南國熱土,萌動著社會變革的基因,蘊藏著文學創作的“富礦”。從黃遵憲、梁啟超倡導推動的“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到改革開放之初的“反思文學”“傷痕文學”,從熱火朝天的“打工文學”“都市文學”,到波瀾壯闊的“小康故事”“抗疫故事”“改革開放再出發故事”,昭示著廣東一直以來都是新文化、新文學競相綻放的大舞臺。進入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利好疊加,廣州、深圳兩個超大型城市“雙核聯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化服務區建設“比翼齊飛”,所有這些,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非凡抱負和偉大夢想,蘊含著能量巨大的機遇潛力、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廣東省作協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界融合創新,成立粵港澳文學聯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作家文學采風活動,探索建立先進的文學合作機制、超越常規的發展路徑,營造團結、和諧的文學生態,努力把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建設成為國際文學版圖中璀璨奪目的區域板塊,推動締造世界級城市群文學發展的“灣區典范”。新時代為文學界創造新繁榮、書寫新輝煌展現了無限可能,為廣東青年作家施展才華、出新出彩提供了廣闊舞臺。
二、謀劃“新發展”,激發“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的文學自覺。近年來,廣東省作協實施“青年作家精品創作工程”,遵循創作規律,集中優勢資源,加強統籌調度,政策、資金、資源向青年作家傾斜,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力作。一是精心謀劃青年創作頂層設計。先后召開全省長篇小說創作推進會、全省長篇報告文學創作推進會、全省兒童文學創作座談會、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粵港澳大灣區兒童文學高峰論壇。遴選優秀青年作家作品入選2019年度廣東重大現實與歷史題材、2020年廣東重大現實題材和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精品創作選題、改革開放重大現實題材、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資金扶持選題等重點項目,共有22名青年作家各獲得每部選題作品10萬元創作扶持。二是精心策劃重大文學創作選題。壓擔子賦予青年作家重大創作任務,加速青年作家成長成熟。通過組織“改革開放再出發”作家深扎創作活動,推動青年作家寫好改革開放故事、廣東故事,王哲珠在潮汕地區農村掛職兩年、創作完成長篇小說《玉色》。通過組織小康建設主題創作,倡導青年作家聚焦脫貧奔康偉大實踐,王威廉、黎衡等青年作家擔當主力參與大型報告文學《奮斗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四卷,100萬字)集體創作,全景式展現廣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三是精心推介優秀青年作家作品。堅持跟蹤創作、服務創作理念,聘定10位文學評論家為廣東省作協首屆簽約文學評論家,集中研究、宣傳廣東文學尤其是青年作家作品。創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雜志,積極宣傳推介粵港澳大灣區新人新作、精品佳作,創刊一年來,已推介了王威廉、蔡東、鄭小瓊、陳培浩、李德南、陳詩哥、郝周等新人新作。聯合省委宣傳部等舉辦“廣東中青年德藝雙馨作家、藝術家”評選活動,以先進典型引領帶動作家不忘初心、崇德尚藝。通過一系列基礎性工作,積極推動我省青年作家創作勇攀高峰、領潮爭先。
三、形成“新氣象”,打造“尚得古賢雄直氣,嶺南猶似勝江南”的文學品格。當代廣東青年作家思想解放、意識超前,秉承廣東文學兼收并蓄、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以更大的開放性、更強的兼容性適應現代化進程的文化形態,積極傳遞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藝術情趣,著力塑造“文學粵軍”獨樹一幟的藝術品格,展現出務實、開放、兼容、進取的廣東作家新風貌。他們熱情關注現實生活的深刻變化和飛速發展,汲取題材、主題、情節、語言、詩情和畫意,善于站在新的高度觀察新時代、新變化、新人物,站在新的角度思考新情況、新問題、新發展,反映生產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變更,創作題材廣泛、手法多元,作品主題鮮明、立意高遠,努力體現出“文學廣東”的嶺南特色、嶺南風格、嶺南氣派。其中,王威廉、蔡東、郭爽、陳崇正、王哲珠、莫華杰等在小說創作方面不斷突破,馮娜、黎衡等在詩歌創作方面不懈探索,陳培浩、李德南等在文學評論方面發出廣東聲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科技的迅猛發展,廣東青年作家沒有劃地為牢、墨守成規,而且雜學旁收、求新求變,不僅在內容、手法、樣式、傳播方式上緊跟時代腳步,也盡可能運用新的載體拓展文學作品的傳播方式,不斷擴大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這一大批文學新生代作家的成長成熟,為廣東文學創作繁榮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一批青年作家作品分別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等各類文學獎項。他們以旺盛的創作熱情、堅實的創作成果贏得省內外文學界的肯定,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大灣區文學新浪潮”廣東青年作家作品研討會是繼“嶺南文學新實力”之后廣東省作家協會致力塑造的青年文學品牌,旨在宣傳推介粵港澳大灣區優秀青年作家,提升大灣區文學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借本次研討會召開的機會,懇請各位領導、專家、學者為廣東青年文學創作多提寶貴意見,多指點迷津,扶一把,送一程,推動廣東青年作家更好成長、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應該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我們期待廣東青年作家珍惜青春年華,珍視作家聲譽,重視作家的職業道德建設,有朝氣,接地氣,犯其至難,圖其至遠,追尋文學理想,勇攀藝術高峰,為推動廣東文學異軍突起、繁榮發展、走在前列作出新貢獻,為中國文學的繁榮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