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初心——粵港澳合作中的橫琴故事》研討會在京舉行
更新時間:2022-02-21 來源:廣東文壇
9月16日,由《中國作家》雜志社、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花城出版社、珠海市文聯承辦的曾平標長篇報告文學《初心——粵港澳合作中的橫琴故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廣東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蘇毅,珠海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馬融,花城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懿,《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中國作協原創研部主任、評論家胡平,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李炳銀,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黃傳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鳴生,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評論家張陵,《人民日報》文藝部“大地”副刊主編張健,《光明日報》文藝部文藝評論版主編王國平等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作家》雜志社主編程紹武主持。
蘇毅在致辭中指出,《初心》是近年來廣東重大現實題材創作的重要收獲,是新時代創業者的致敬之作,是廣東文學向建黨百年華誕的一份厚禮?!冻跣摹纷鳛閺V東文學界首部聚焦橫琴、全景式書寫橫琴創業史的文學作品,以琴澳合作為主線,立足于橫琴近十年的發展,用詳實的資料和數據描述了橫琴發展的方方面面,向世人全方位展現了勃勃生機、欣欣向榮的橫琴新區,昭示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美好愿景。近年來,廣東省作協對如何講好灣區故事,建設健康和諧的文學生態,進行了積極探索。以曾平標的《初心》為代表的優秀作品不斷涌現,正是一系列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精彩縮影。新時代呼喚灣區作家不斷創作出更多與灣區地位相符、與灣區形象相稱的“扛鼎之作”,以灣區巨變彰顯中國魅力,以灣區故事折射中國故事,不斷標注灣區文學水平的新高度。
馬融表示,曾平標的報告文學作品對社會趨勢與時代主題把握得很好,近年來他先后創作的一批弘揚正能量的作品,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一定影響。珠海較為重視文學方面的創作,未來也會繼續鼓勵灣區作家持續攀登高峰,呼喚他們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掘重大題材,創作出更多與灣區地位相符、灣區形象相稱的精品力作。
與會專家學者從思想性、藝術性、社會性等方面對本書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李炳銀認為,《初心》寫橫琴自開發、立項、設想,到后來一系列的建設項目,寫到了很多人的故事、事件的進展,人們追求高標準的意識,人們在過程當中的奉獻,是對我們國家對外開放、一國兩制政策具體落實的生動寫照。
梁鴻鷹說,《初心》可以說是橫琴建設的百科全書,講到它的歷史,橫琴是怎么來的,宋代以來橫琴的發展關系,再講到改革開放以來對橫琴的幾次大的規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四次到橫琴,對橫琴建設發展作出部署。讀了《初心》這本書,也可以感受到共產黨人、中國人民在追求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這條道路上積累了非常豐富和扎實的經驗,為文學書寫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和源泉。
胡平指出,《初心》是一部關于橫琴當代發展史的重要作品,作品開頭寫橫琴新區的發展歷程,這個過程讀起來令人感動、令人感慨,讓我們感覺到中國改革開放的熱情和朝氣蓬勃的生氣。
李鳴生認為,《初心》是一部有時代感,也有很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政治意義的作品,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作品視野比較開闊,有歷史的縱深感,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和格局。
黃傳會說,橫琴是廣東的縮影,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的縮影,作者把十年的橫琴歷史寫出來,文本結構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截取歷史最重要的那些點和最重要的人物,它的價值慢慢會體現出來。
張陵認為,《初心》力圖站到一國兩制和促進粵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的高度,梳理橫琴怎樣從一座荒涼的小島,經過幾十年艱難曲折探索,終于成為一個面向世界,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繁榮發展粵港澳深度合作區的過程,展現出國家支持澳門一國兩制、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推動澳門長期穩定和融入國家發展格局的堅定意志和決心,突出了作品的鮮明、深刻的主題。
王國平指出,《初心》讓我們對國家有更多的了解,知道這個國家是什么樣的國家,這個時代是什么時代,這個社會是什么社會。作者對橫琴很熟悉,看得很透、很懂,寫得很從容,把過程寫得很細致,是在地式的寫作,值得學習。
張健指出,作者比較善于把握重大題材,這本書的點抓得特別準,中間種種故事和人物都圍繞一個點,著眼于國家百年發展大計的戰略布局,圍繞服務澳門一個點,題材非常重大。作者比較善于抓取大的事件,也比較善于書寫大的事件,寫作對象非常龐大,不光是寫出了橫琴新區的很多感人的奮斗故事,更重要的是寫出了奮斗精神、擔當精神、大局意識。
會上,張懿介紹了本書編輯出版過程中的具體情況。作者曾平標介紹了創作過程和心得體會,表示要不斷提高和完善,在未來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整理:杜雪飄? 圖:花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