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文為世范 行為士則 ——致全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倡議書
更新時間:2022-02-18 來源:廣東文壇
文學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學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立業須先立德,為文必先為人。為響應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號召,進一步加強全省文學界職業道德建設,增強行業自律,營造天清氣朗的文學風氣,在此,我們向全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鄭重倡議如下。
校準培根鑄魂的“定盤星”。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心懷“國之大者”,堅持“兩為”方向、“雙百”方針,堅定“主心骨”,把準“定盤星”,肩負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爭當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梁。
常學守正修德的“必修課”。樹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矢志不渝追求德藝雙馨,善養浩然之氣,常修為文之德,秉承文以載道,追求精益求精,明確“邊界”,守住“底線”,遠離“紅線”,不碰“高壓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恪守職業道德,遵守公序良俗,持之以恒防微杜漸,杜絕違法違紀失德失范,堅決抵制文娛領域不良風氣的滲透侵蝕。眼睛向下,面向基層,積極開展文學志愿服務,推動文化共建共享,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譜寫同心筑夢的“主旋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廣東故事、灣區故事、中國故事,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著力塑造廣東文學獨樹一幟的藝術品格,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抵制“耽改”之風等泛娛樂化現象。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學優勢,努力筑就新時代文學高峰。
把好激濁揚清的“方向盤”。堅持開展專業權威的文學評論,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積極探索構建“粵派批評”審美體系和評價標準,進行科學的、全面的文學評論,發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在全國文學評論領域發出廣東強音。倡導“批評精神”,做好“剜爛蘋果”的工作,堅持以理立論、以理服人,旗幟鮮明批評不良思潮、不良傾向和畸形審美,多出文質兼美的文學評論。建設有影響力的文學評論陣地,用好網絡新媒體評論平臺,改進評論文風,推出更多文學微評、短評、快評和全媒體評論產品,推動專業評論和大眾評論有效互動,營造健康的文學評論生態。
打造團結奮進的“主力軍”。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打破體制壁壘,珍惜現有人才存量,拓展拔尖人才、領軍人才增量,積極構建發現人才、重視人才、使用人才、關愛人才的文學人才機制。壯大文學骨干力量,夯實基層作家隊伍,擴大文學后備軍覆蓋面,加強聯系新文學類型、新文學群體,建設德才兼備、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包括文學創作、文學研究、文學服務在內的“文學粵軍”。發揮粵港澳血脈相連、文脈相通、人才聚集、精英薈萃的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界融合創新,建立先進的文學合作機制,探索超越常規的發展路徑,締造文學合作、共同發展的“新典范”。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讓我們砥礪初心,珍惜榮譽,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干勁、“干”的作風,共同續寫更多新時代“春天的故事”,促進廣東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 ? ? ? ? ? ? ? ? ? ? ? ? ? ?廣東省作家協會
? ? ? ? ? ? ? ? ? ? ? ? ? ? ? ?2021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