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兩位廣東作家獲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更新時間:2022-01-11 來源:廣東文壇
近日,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獎委員會經投票表決,產生18部(篇)獲獎作品。其中,廣東作家胡永紅憑借小說《上學謠》、吳巖憑借科幻文學《中國軌道號》獲獎。這是廣東省在同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選中,首次有兩位作家兩部作品同時獲獎。
據悉,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是中國為鼓勵優秀兒童文學創作而設立的獎項,是代表中國兒童文學領域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該獎項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每三年評選一次,分小說、幼兒文學、詩歌、散文、紀實文學五類,從1980年開始第一屆評選活動。
《上學謠》是一部書寫壯鄉人民在政府扶助下脫貧攻堅、守望相助、共創美好生活的現實主義兒童文學作品。小說講述了壯鄉少年火龍幼年失去雙親,與奶奶水仙阿嬤相依為命,艱難求生,有幸獲政府資助得以完成學業,并最終反哺故鄉的故事。章節間以壯族物件相串聯,富含風土人情與民族特色。
由《上學謠》改編的電影《紅尖尖》也榮獲了2020年第17屆圣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長篇故事片獎,是現實題材兒童文學作品改編影視作品的一次有益嘗試。
《中國軌道號》旨在向中國進入航天時代50周年獻禮,贊頌航天成果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作用,傳遞植根于代代航天人內心的航天精神。
《中國軌道號》講述的故事發生在1972年。當時,空軍裝備研究所接到軍委緊急命令,要在兩年內把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中國軌道號送上太空。研究所的孩子為此歡欣鼓舞,但又必須守口如瓶。這些從小就立志要飛向藍天保衛國家的少年,在父母一輩模范的引導下,最終將自己融入偉大的事業,并由此成長為努力、堅守、正直和懂得關愛的新人。而他們所參與的那些發明和發現,不僅會讓中國人在太空中畫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軌道,還將會在更多的方面改變世界的面貌。小說從一群孩子的眼中,展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景觀,是國家創新能力上升過程的縮影,傳遞了勇于創新的筑夢精神和堅持不懈的逐夢精神。
據介紹,此前在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選中,廣東先后有深圳作家郁秀的長篇小說《花季?雨季》、深圳作家妞妞的長篇紀實文學《長翅膀的綿羊》、東莞作家曾小春的小說集《公元前的桃花》、深圳作家陳詩哥的短篇童話《風居住的街道》分獲第四屆、第六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黃楚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