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真誠人生 ——《回家過年(黃耀池作品集)》序
更新時間:2022-01-11 作者:胡國華來源:廣東文壇
認識黃耀池,他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真誠。他對鄉鄰真誠,對親友真誠,對戰友也真誠;他的作品,流露出的也是真誠。
工作期間,因為忙,除了公文,他沒寫過什么作品。退休后,有閑暇了,他開始寫作。把他在生活中的見聞、感悟、體驗,都化作了文字。積累多了,就成了這本書。
與同時代的人相比,黃耀池是幸運的。他出身農家,并無什么背景。1969年年底,他作為一名熱血青年,懷著對人生前途和理想的憧憬,響應祖國的號召,應征入伍。而當時,全國千百萬知識青年,響應的卻是“我們也有兩只手,不在城里吃閑飯”的口號,正奔赴農村鍛煉。因而,黃耀池十分珍惜這一機會,他以真誠的態度,積極工作。原想服完兵役就回家。他的真誠認真被上級看在眼里,一年后,他入了黨;三年后,提了干,實現了同時代人中的華麗轉身。
提干后,他工作更加認真負責。先當上了團后勤處管理排長,負責管理機關伙食。1978年12月,他被任命為戰勤參謀,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后,被提拔為軍需股長,再后來被調到師機關,軍機關,軍區聯勤部機關所屬企業工作。在部隊共待了33年,可謂大半輩子,成了一名職業軍人。直至2002年8月6日在部隊退休。
他在軍隊干的雖然是后勤工作,但在每一個崗位,他都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做得十分出色,稱得上是一個盡責克己的軍人。以致于他從軍后五十年,沒有回老家過過年。這在他的《回家過年》一文中有異常生動感人的描述。五十年正好是半個世紀,家鄉面貌變了,他這個當年的小伙子自然也變了,真可謂“鄉音未改鬢毛衰”。他的親友們自然也像迎接貴賓一樣,隆重歡迎他這個遠行的游子歸來。其中細節感人至深,讀后令人動容。
黃耀池的文章,沒有任何修飾賣弄,有的只是感人情節的流露。在文字方面,他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反而沒有半點造作,沒有一絲矯情,留下的都是質樸、自然、感人的字句,讀來別有韻味。
軍旅生涯,注定了他從軍期間沒有多少出國的機會。退休后,他終于可以到境外旅行了。他異常珍視那幾次難得的機會,每次都做足功課,行前查閱資料,途中筆耕不輟。他的境外游記,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與思考,讀來不無啟迪。其中《日本游》那篇,尤為出彩??梢钥闯?,他從踏上日本的國土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思考。雖然中國到過日本的游客數不勝數,也留下了不少從各個角度描寫的游記,但黃耀池的這篇,是獨特的。他的旅程從大阪開始,行經奈良、名古屋、伊豆、熱海、千葉,直至東京。他觀察得很細,留下了他對日本各地人文景觀的描述,也寫到了日本值得借鑒的發展模式,自然,也勾起了他心中對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留下的傷痛的追憶。他寫得客觀、冷靜,很有分寸,很有深度、廣度,讀后如身臨其境,給人啟發。
軍旅生涯,給他一生的印象難以磨滅。在這本集子中,許多篇章都有這方面的追記和回憶?!墩拷小肥亲罹叽硇缘囊唤M。2011年11月,因公干他去了湛江四趟,先后待了三十多天,他抽空看望了戰友、故交,重訪了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故人重逢,故地重游,引發他許多追憶,許多感慨。這篇文章中,也令讀者看清了他人生的軌跡和履印,讀后很有親切感。
黃耀池不是專門從事文字工作的人,但他的文章無疑有難得的可讀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的文字來源于生活,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作者系廣東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