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東江紅都賦
更新時間:2022-01-06 作者:周后運來源:廣東文壇
序:時惟公元二零二一年,歲在辛丑,為建黨一百周年。嶺東雄郡,南粵名城惠州,舉辦大型交響音詩畫《紅色東江頌》,描述革命歷史,聚焦發展征程。余亦受邀列席其中,深受感染,若置身于歷史之長河,波瀾壯闊,乃作《東江紅都賦》記之。
嶺東雄郡,壯美鵝城。蒼茫氣象,羅浮南昆,有山岳之屏護;英勇兒女,西湖東江,看浩氣之翻騰。為千年之古邑,實紅色之高地;傳百代之輝光,見革命之崢嶸。紅都高潭,乃東江之腹地,東靠陸河;北鄰紫金,南接海豐。工農紅軍,攜風雷激蕩之勢;蘇區政權,開縣級首創之功。
天厚紅都,多山河之險固;風起中洞,盡團結于工農。觀林海之茫茫,關山涌翠;賞怪石之嶙峋,小徑相通。農運之光,照山河而壯麗;義軍之志,臨霄漢而奔騰。紅二師,討逆軍,星火燎原;寨頭坳,麻角嶂,鬼斧神工。依魚水之情深,軍民團結;有天然之險隘,易守難攻。規模之大,壯懷激烈;影響之廣,慨當以慷。炮臺哨所,遺存戰斗之痕跡,激勵后人宏圖志;醫院軍需,創建當時之最早,允推廣東小井岡。先烈精神,可觀白慶樓之高;烈士精魂,鑄就紀念碑之雄。
紅旗招展,回憶斗爭之烈;蒼松如故,況味時間之長。云集景從,開畫圖之勝境;紅色新天,記風雨之滄桑。今日紅都,萬象更新。興黨史學習,創建基地,開發展之新路徑;運紅色資源,大興文旅,成盛世之桃花園。四方遠客,紛至沓來。森林村莊,草木葳蕤;蓬勃創新,敢為人先。循紅軍之故事,緬懷先烈;探革命之舊址,飲水思源。傳承品格,擔起神州之復興,汲取精神,助力中華之夢圓。(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