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組織黨員干部參觀“故紙無聲訴風云——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勝利80周年文獻展”
——省文聯、省作協聯合開展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更新時間:2021-12-12 作者:范小圍來源:廣東作家網
12月8日下午,在省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曉同志與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同志的帶領下,省文聯辦公室黨支部、機關黨委黨支部、網絡文藝工作部黨支部、美書攝工作部黨支部與省作協文學院黨支部、人事部黨支部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前往省立中山圖書館參觀“故紙無聲訴風云——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勝利80周年文獻展”。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1941年,日本占領香港期間,大肆搜捕進步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當時,包括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梁漱溟等人在內的數百名知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尚在香港開展抗日救亡工作,處境十分危險。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來同志的指示和部署下,中共黨組織與東江抗日游擊隊,團結粵港澳地區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聯合展開一系列的緊急營救工作。歷時半年,上千名滯留香港的文化名人、愛國民主人士及家眷、國際友人,在抗日游擊戰士的護送下從香港神奇地“蒸發”,無一人犧牲,無一人被捕,創造了“勝利大營救”的奇跡。著名作家茅盾在《脫險雜記》當中將這次營救行動評價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文獻展依托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中大量的珍貴歷史圖片和文獻資料,以“時人寫時事”為切入點,結合場景搭建、文字視頻等多種元素,按照“以筆救國,號聲嘹亮”“凝心聚力,千里營救”“留存文脈,開拓未來”三大部分,生動展現了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的真實歷史。在珍貴詳實的歷史實物和文獻資料前,大家不時駐足凝視、發聲提問,普遍表示深感震撼,深受教育。
王曉、張培忠參觀后表示,此次文獻展的藝術構思和表現形式對廣東省文學館展陳建設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為中華民族、為新中國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有力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展,是粵港澳地區抗戰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抗戰勝利的中流砥柱作用。作為新時代文學工作者,要深入發掘、深情抒寫這段歷史,要把中國百年紅色文學史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認真學習領會,深刻認識到堅持黨的領導是文藝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進一步提振精神、開拓進取,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作協十代會勝利召開。
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陳昆、蘇毅,黨組成員、秘書長劉春出席活動。
(攝影:陳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