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紅色文學輕騎兵在南雄探索文學創作現場教學活動
更新時間:2021-11-22 來源:廣東作家網
在這銀杏黃、楓葉紅的美好時節,11月15日至17日,廣東省作家協會“紅色文學輕騎兵”文學惠民活動來到了中央蘇區縣——韶關南雄市,邀請作家鐘曉毅、艾云、黃國欽、榮笑雨等對陳至明長篇紀實文學《水口戰役》、南雄作家作品進行點評。此次紅色文藝輕騎兵活動是省作協緊扣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主線,在全國率先探索邀請著名作家、評論家組成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首次在縣級作協有針對性地舉辦文學作品改稿會、點評會現場教學活動,以滿足中央蘇區縣作者渴望提高創作水平的迫切愿望,幫助提升基層作者的創作水平,提升中央蘇區縣作家文學作品質量,助推中央蘇區縣文學創作邁上新臺階,受到了基層作者的一致好評。
省作協副秘書長、社聯部主任謝石南、南雄市文聯主席孔令平,市作協主席陳至明,南雄市作協會員、文學愛好者90多人次參加了活動。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南雄市作家協會承辦,旨在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的號召,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組織作家、評論家、文學工作者深入中央蘇區,為基層作家、文學愛好者舉辦作品改稿會、點評會和文學講座,幫扶中央蘇區縣作家作品質量提升,助推新時代廣東中央蘇區縣重大現實題材和紅色革命歷史題材創作。
15日晚上,在南雄迎賓館舉辦了陳至明長篇紀實文學《水口戰役》改稿會。水口戰役是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的一次重大戰役,是紅軍歷史上著名的一場惡仗和硬仗,亦是紅軍入粵作戰歷時最久、殲敵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次戰役。此次戰役,給入贛粵軍以很大打擊,穩定了中央蘇區南翼,為紅軍在北線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四位專家充分肯定了這部作品創作的意義,是一部值得書寫的好題材,作品的創作體現了作者敢于擔當的歷史使命感。專家們希望作者能深挖該題材,從人物塑造、細節描寫、章節規劃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認真打磨,爭取創作出一部有高度、深度和廣度的紅色革命精品佳作。
16日晚上,舉辦了南雄作家作品點評會。參與的點評作品有陳文的《愛看閑書的堂課》、陳長蓮的《出人間記》和包凱紅的《古塔人間》等南雄作家作品20多篇。專家們對作品進行了認真的點評,肯定了南雄作家的創作實力和水平,對作品提出了恰當的修改意見,希望南雄作家們通過努力,能夠“花開南雄,盛放中國”。南雄作家紛紛表示,通過此次點評會,對如何進行改稿,提高創作水平很有啟發。
改稿會、點評會期間,與會專家、作家和文學愛好者首先學習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會議要求廣大作者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切實用全會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增強斗志,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推動廣東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創作出更多的嶺南文學精品而不懈奮斗。
活動期間,專家和基層作者還進行了紅色資源的挖掘、調研學習,重走梅關古道、參觀水口戰役陳列館等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梅關古道位于南雄市北面,是古代鏈接長江、珠江兩水系的陸上交通要道。梅關古道所在的梅嶺,是革命戰爭年代紅軍多次戰斗過的地方。陳毅元帥帶領部隊在這一帶堅持了三年游擊戰,并在臨危中寫下了壯志凌云的《梅嶺三章》,是廣東首批廣東紅色旅游示范基地。
隨后,專家和基層作者來到了水口戰役陳列館。陳列館通過浮雕、微縮景觀、油畫、報紙、文件、模擬實景戰場等形式,生動展現了水口戰役始末,再現了紅軍英勇浴血殺敵、群眾積極支援作戰的感人故事。在水口戰役陳列館,大家詳細了解了水口戰役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重要地位,領略了革命英烈的艱苦卓絕、奮勇殺敵的戰斗雄姿,緬懷了為理想信念獻身的革命英烈,被革命先烈英勇無畏精神和軍民魚水深情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