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清遠市作協舉辦2021年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獲獎作品首場分享會
更新時間:2021-09-17 來源:清遠作協
9月11日晚,清遠市作協舉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獲獎作品首場分享會暨《飛霞·清遠作家》雜志讀者分享會。會議邀請了本年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的9位獲獎作者,清遠市作協主席唐小桃、市作協主席團成員、市小說創作專業委員會委員、《飛霞·清遠作家》雜志編輯出席了會議。
出席本次分享會的9位獲獎作者,都來自三連一陽(連山、連南、連州、陽山)。今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得到了廣大會員、文學愛好者、學校師生等的鼎力支持,他們積極創作踴躍投稿,共評選出30篇(首)獲獎作品。其中,來自三連一陽的作者投稿比較多,最終獲獎的作者也比較多。
部分獲獎者朗誦了本次征文的獲獎作品。李福堅的詩歌《一粒淚花,一粒種子》,書寫的是袁隆平和鐘南山兩位偉大的愛國者,他們各自在自己的領域,為祖國為人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覃森生的詩歌《橋》,以“橋”作為隱喻,寫下了清遠開展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唐堅貴的散文《感動穿行在古寨》,寫的是某公司的60多位員工,化身60多位志愿者來到油嶺古寨,踐行“愛心傳遞”的信念,發生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李婉貞的散文《初心·傳承》,寫了一個平凡的“紅色”家庭,從爺爺、父母到作者三代都是共產黨員,爺爺珍藏的一枚小小的紅色黨徽,一家三代人的初心和信仰,見證的也是三代人的傳承和承諾。
部分獲獎作者在現場分享了寫作心得。唐海燕的散文《平凡而偉大》,把筆觸對準了她的家鄉連山的文明創建工作,她在分享中表示,她參與了在街頭站崗的工作,親眼看到了環衛工人為了城市的清潔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也明白到正是許許多多的人的服務,是所有人的共同付出,才得來了城市的文明進步。
譚燈材的散文《在大東山的一千多個日夜》,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了在大東山下朝天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的點點滴滴。他在分享中表示,駐村1300多個日日夜夜,留下了1300多篇駐村日記,在與村民同吃同住的那段難忘時光里,見證了朝天村的“美麗蛻變”。翻開那一摞厚重的駐村日記,四年扶貧路上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一路上的甜蜜與幸福,汗水與辛酸,留下了許許多多難忘的回憶。
溫建文的報告文學《用信仰支撐人生的護路使者》,取材于他的公路工作經歷。他在分享中表示,文中主人公打動他的,是他始終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對工作任勞任怨,覺得共產黨員就應該帶頭多干。他也曾經頂住壓力,打破了“吃大鍋飯”的分配原則,有效地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他用執著和堅韌,驗證了此生的共產主義信仰。
董會的小說《何一脫貧記》,通過八歲兒童何一的視角,描寫了他的貧困戶的家庭,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得以脫貧致富的故事。小說中不乏童真和意趣,也處處脫貧攻堅工作中人們的努力和付出。董會在分享中表示,她這幾年開始寫小說,也參加了一些市作協的活動,感覺自己的寫作在不斷進步,剛好就寫了這主題征文的小說。她希望通過小說,闡明一個道理:知識改變命運,勤奮創造未來。
房麗珍的報告文學《那一抹永不褪色的“軍綠”》,描寫了連南縣的一個63歲的老人,他18歲應征入伍,20歲加入中國共產黨,21歲參加中越自衛還擊戰。曾榮獲部隊一等功、三等功,被廣州軍區授予“戰斗英雄”的榮譽稱號。房麗珍在分享中表示,她很敬佩老人,他曾經身披戎裝英勇奮戰,告別軍旅卻本色不改,已過花甲之年依然初心不忘。他見證了新中國發展的滄桑巨變,而歷史也見證了他對黨忠誠的點點滴滴,更見證了他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
會議還邀請了散文創作專業委員會主任、本次征文評委之一陳露分享了他的評稿心得。陳露對本次征文獲獎的部分散文進行了點評,也對清遠散文創作進行了詳盡的評述,他認為近年來清遠的散文創作成績喜人,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幾個作家還出版了散文專著。然而,清遠散文創作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寫作技術過于陳舊、寫作眼光過于狹窄、文本語言過于散漫、創作過于零碎化。同時,他也給出了個人的建議,包括:嘗試通過一片區域展開系列性書寫、嘗試通過一系列人物展開連貫性書寫、嘗試通過一個思想建構展開體系性書寫、嘗試通過一個或多個物像展開整體性書寫。
在《飛霞·清遠作家》雜志讀者交流會環節,編輯向明偉也分享了他的編稿心得,他認為近年《飛霞·清遠作家》通過主題征文,收集和刊登了一批優秀的主題文學作品。但是,《飛霞·清遠作家》雜志同樣歡迎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創作。雜志通過創設各種欄目,打造發表扶持平臺,重點扶持本地文學新人,推出具有發展潛力的本地作家。他表示,各位作者在參與主題創作的同時,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創作水平,進行各種體裁的文學創作。雜志也需要打造更好的平臺,吸引更多的讀者投稿。
在文學交流環節,小說創作專業委員會主任李銜夏也分享了他的創作和投稿心得。他講述了自身的創作和投稿經歷,并以此鼓勵寫作者要有寫作的恒心,寫作是一件長遠的事情,只有堅持不懈才會有所突破。寫作者也要相信自己,可以向別人虛心求教,但對別人的意見也要有所分辨。寫作者只有先打動了自己,才有可能打動別人、打動編輯。如果作品的確寫出了自己的特色,現在文學雜志那么多,總有適合發表的雜志。同時,他還勉勵寫作者,可以嘗試寫作多種文體,從中去發現自己的優勢。
小說創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賈飛也分享了她的科幻小說創作心得,她在分享中表示,科幻小說寫作已經成為當下寫作的熱門領域,中國科幻寫作其實一直在默默地進行,近些年真正得到了大家的關注,也開始涌現了一些科幻領域的大家,尤其是劉慈欣獲得了世界科幻大會的雨果獎,讓中國的科幻開始走向世界。科幻小說以它自身的特性,比較容易與電影、游戲等行業打通,有時候一個好的科幻的點子,不但可以成就一部優秀的科幻小說,還可以取得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她也希望清遠更多的作者,加入到科幻小說創作的行列。
小說創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藍樹嬌在分享中表示,她過去寫詩,后來寫小說,也曾經有過寫作的瓶頸期,但她一直都在堅持寫作。尤其是最近兩年,她感覺自己關于女性生命體驗的寫作有了更多的靈感,通過注重評論家的點評和自己的領悟,她覺得自己漸漸地尋找到了專攻小說寫作的方向。她還鼓勵寫作者做個有心人,平時就隨手記錄一些素材,也許某個時候就用上了。還可以更多地在身邊的生活發現寫作素材,從而找到適合自身的寫作方式,形成自身的寫作特點。
市作協主席唐小桃在分享會上作總結發言,今年以來,清遠市作協開展了“百篇詩文獻黨百年華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等主題文學創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征文”,得到了廣大會員和文學愛好者的大力支持,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對優秀作品的傳播和推廣力度,舉行了獲獎作品的分享會,本次分享會是第一場,由小說創作專業委員會具體承辦,接著還將舉行兩場,分別由散文和詩歌專業創作委員會承辦,既為獲獎作品搭建交流平臺,也結合專業創作委員會的專業性,力圖取得良好的分享和交流效果。今后,清遠市作協還將繼續搭建各種平臺,包括三名筆會、詩歌節、主題征文等,更好地為廣大會員和本土作家提供交流、創作的服務,努力幫助會員提升創作水平,推動清遠文學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