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韶關作家連軸上線講述紅色歷史
更新時間:2021-09-06 來源:韶關作協
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重大紀念活動,韶關作協與韶關市圖書館合作,舉辦了以粵北紅色故事為線索的系列講座,從8月20日起在南國書香節韶關分會場——韶關市圖書館連續開展七場講座,內容分別是“粵北紅色文化產生的土壤與《赤焰》”“V信號——粵北上空的紅色電波”“風度大隊——粵北人民抗日斗爭的一面旗幟”“紅七軍轉戰乳源”“水口戰役”“《沉重的鐵流》——紅軍轉戰粵贛湘邊”。
韶關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嶺南重鎮,與湘贛桂交界,“唇齒江湘,咽喉交廣”,是中原進入南粵的地理門戶,也是南北文化交融沖突的門戶,紅色歷史的線索非常豐富,八一南昌起義后朱德犁鋪頭練兵、策劃并北上組織湘南暴動、紅軍長征過粵北、梅嶺南方三年游擊戰、抗戰期間中共廣東省委遷移到韶關領導抗日斗爭、解放戰爭時期開辟廣東游擊戰根據地堅持敵后斗爭、解放后黨中央在韶關布局華南重工業基地等歷史板塊一直都是公眾關注的紅色線索。這輪講座各場次均由韶關作協在紅色歷史作品創作上頗有成績的資深作家擔綱,作協班子負責人率先承擔,榮笑雨、王心鋼、馮春華、李迅、許化鵬、陳至明、單小紅等七位作家充分發揮各自的研究和創作優勢,從不同角度以扎實的資料信息和獨特的文學視角向公眾生動講述一段段生動的本土紅色故事,有些信息還是第一手資料的首次發布。
韶關作家們歷來把紅色題材的創作當做一項重要的創作項目來完成,不斷從各種史料、采訪、采風中尋找創作素材,構思新的作品,也在創作中不斷提高自己對紅色題材的選材和駕馭能力,無論是早已認定的歷史事件還是新發現的事件線索,都帶著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執著的創作愿望去審視去分析去構思,用更生動典型的故事細節吸引受眾,其中已于今年出版的《赤焰》《沉重的鐵流》都是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作品,《赤焰》描述了唯一一支參加南昌起義的農民軍隊伍——粵北農軍。《沉重的鐵流》描述了井岡山時期及長征期間紅軍在粵贛湘一帶艱苦卓絕的戰爭過程。作家們結合自己的創作經歷,把一段段鮮為人知的紅色往事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公眾面前,讓人們從作家講述的故事中深入了解身邊的紅色歷史。
因處于疫情防控期間,講座現場的人數有限制,這是韶關作家首次為公眾做線上講座,線上聽眾超過6萬人次。合作方希望繼續擴大戰果,繼續把韶關作家的創作成果通過線上線下廣泛傳播,讓更多公眾了解韶關文化了解南粵歷史。
? ? ? ? ? ? ? ? ? ?(韶關作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