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林延軍 | 讓青春之花在指尖跳躍
——讀廣州作家王鈺瑤散文集《青春不留白》
更新時間:2021-07-15 來源:湛江日報
20世紀70年代,現代詩人席慕蓉創作了一首現代詩歌《青春》,“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都已啟程”“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席慕蓉以書來比喻青春,要用一生來品味,寫出了青春的青澀,如流年,如似水,但是青春也易逝,不易挽留,寫出了作者對青春的獨特感悟。而王鈺瑤在新近出版的散文集《青春不留白》里,她認為“綠色,是青春年華的象征,有美好的未來,有旺盛的生命力?!薄笆郎想m色彩斑斕,但我唯鐘情于綠色?!薄熬G色,生命中勃發生機的色彩。”
王鈺瑤畢業于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曾為新聞媒體從業者,在新聞與文學的芳草地里搖曳,她的作品涉獵新聞特寫、散文詩、小說及報告文學等體裁,曾獲國家、省級相關獎項。于此,她對文學的熱忱,可見一斑。如果不是看過她的履歷,還不知道她穿梭于銀屏——在《冼夫人之浩氣英風》里扮演穆可心,出演過多部影視作品。她多才多藝,從小熱愛寫作,鐘情繪畫,當過演員,她的青春之歌悄然綻放,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在《飛鳥集》里描繪的“生如夏花”般絢爛。
青春、奮斗、思考、擔當是《青春不留白》全書貫穿和疊加的關鍵詞。
《青春不留白》共分為四輯,分別是“時代沉思”“城鄉印象”“感悟真情”“藝海漫步”,在作者的筆下,有關夢想、青春、親情、藝術人生等題材信手拈來,作者通過細膩的文字描寫、巧妙的藝術構思、深刻的奇思哲想,從生活細節中感悟人生,處處透露出一個文學青年的真知灼見。
從《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到《綠色,蘊含生機》,從《“傻爸爸”》到《快樂憂傷我做主》,在王鈺瑤的文字里,平凡出真情,她愛觀察,愛思考,盡管世界五彩紛呈,她不忘初心,堅守理想,從她的指尖流過的文字就像精靈,寫滿對生活、對世界的感悟與反思。
她在《成功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寫道:“成功,多么美好的字眼。人人都在向往;痛苦,多么可怕的字眼,人人都在躲避。但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想要成功, 必先經過磨礪,而磨礪,必定少不了痛苦。通往成功的路上, 必定布滿荊棘,而愿不愿意披荊斬棘,奔向成功,決定權在于自己?!睆乃淖掷镄虚g,讓人感受到她的青春充滿斗志,又宛如悠揚的琴聲,快樂的音符五彩斑斕。
王鈺瑤從小生活在綠色的軍營,耳濡目染,這令她對生活、對身邊的一切擁有不同的認知。她寫過《我的父親》《我的好媽媽》《家有小貓咪》《美好的幻想》《童趣》《永遠的爺爺》等親情題材,這些是王鈺瑤成長歷程的文學表達,正如她說的:“喜怒哀樂,成長的歷程,如同一部生活紀錄片,在平淡中透出真實?!?/span>
可以說,一個作家心靈深處,他(她)的肩上往往扛著一個流動的故鄉,埋藏著他(她)內心深處的寫作秘密根據地。對于王鈺瑤而言,綠色的軍營就是“故鄉”,是她夢想的秘密根據地。從這里開始,它裝著故物,裝著時光,裝著幸福,也裝著青春的色彩。王鈺瑤常常說,也許世人視綠色為“單調”“普通”的色彩,但在她的心目中,涌起的是豐富、堅貞與忠誠情懷。
一個作家的使命,就是創作反映時代主旋律的作品,書寫生活的真善美,對生命、靈魂和精神的不斷升華和探索。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薄稓W陽海之歌》的作者、著名作家金敬邁是這樣評價王鈺瑤:“鈺瑤的文學潛質很好,她擅長敘述,能夠把一個故事講述得非常清晰,環環相扣,條理分明。這是思維清晰的外現。”
《青春不留白》一書不僅記錄了作者成長路上的甜酸苦辣,也充滿了對生活的感悟和希冀,不少文章在《羊城晚報》《文學與人生》《粵海散文》等刊物發表;在作者的文學空間里,她用溫暖而真誠的文字,記錄自己獨一無二的青春印記,正如成長、勇氣、希望給人的力量。
縱觀《青春不留白》一書,它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富有愛心、孝心、恒心和信心的作者印象,而文章折射出“生活不平淡,光陰不虛度,青春不留白”的人生感慨,又像一株青春之花扎根在南粵大地!
王鈺瑤說過,她不放過生活賦予自己的每一絲靈感,要繼續用文字記錄生活,從中獲得更多的感悟。在王鈺瑤的筆下,她把對時代的思考、對生活的觀察裝進一篇篇方塊漢字里,她要讓青春之花躍然紙上,用文學照亮生活。正如詩人黃禮孩曾說過:“寫作是采集光的過程,我用光照亮自己?!?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SimSun;">
(作者系廣東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