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劉漢通 | 雨水(外兩首)
更新時間:2021-06-16 作者:劉漢通來源:廣東文壇
我聽到瓦罐暴裂,屋檐下
由于雨水的沖刷,黃泥漿旋轉著
感覺有一個神祇要在此刻誕生。
我的惶恐是,雷電會擊打不祥之人
像劈開木頭似的,瞬間將整個人燒焦。
后來,我讀到了克洛代爾
他是一個疾風驟雨般的天才。
“我愛在本質已定的物質上講無限。”
雨水是不是本質已定的物質?
在我的生活中,雨水是無限
是我的另一種語言。
雨水是我對大自然一種絕望的愛。
我的父親總是在雨水傾瀉時打制家具。
刨花翻卷,松木板上現出美麗而神秘的圖案。
但我對墨線一樣筆直的貧窮抱有憎恨。
在雨水中,我大聲讀書,以得到一顆糖的獎賞。
我不會去憐憫一只從屋檐跌落的蜘蛛。
我用非我之我,去面對那些無人經歷過的經歷。
雨水暫時充當了我未來的一個敘事者。
因此,我一生都在追求潔凈的精神。
雨水的精神。克洛代爾的精神。
后來,在山中,我發現雨水是一種祈禱:
團結在一起的毛毛蟲,它們
在那些亮晶晶的樹葉上,不斷地鉆過時間的漏洞
不斷地遠離拯救它們的方向。
雨水,讓藏在低處的
細小的生命感受到了殘酷與冰涼。
我也在漫長的成長中感受到了雨水的殺傷。
后來,我明白,人只是雨水中的陰暗部分。
后來,我與死亡面對面的時候,
我卸下了雨水這張面具。
詩
其實,當我開始寫詩時
我感到快樂。我并沒有你們想像中
那么脆弱。詩,不僅像清泉一樣
洗濯我的靈魂,還可以治愈一切。
我是萬千不幸中較為幸運的一個。
我自小貧窮,但,現在,我過得還好。
在詞語之間呼吸與行走,至少
我是自由的,我是命運選定但并不
委以重任的人。我比空氣還輕。
事實上,我并不試圖描述
一個真實的我,我是不存在的,僅是
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個失敗的父親
但卻希望做一個啃噬影子的精靈。
詩,是一個影子;文化是一個影子
帝國是一個影子——無數的影子,
無數的我。在南方的天空下
在海邊,在草地上,在某個超市
你會看見我,雙手拿著果蔬與鹽粒;
偶爾,也拿著書籍、病歷與魔法的
斗篷。但,這卻不是真實的我。
我在詩的歷史無意識之中,
我也在巴赫與李斯特的鋼琴曲之間;
我早晨醒來,吃下面包和水
晚上,會到樓下花園的長椅坐著
冥想以及長時間地陷入某種混亂。
我沒有意圖去獲得生活的饋贈
屬于我的,或者不屬于我的
我都會原諒,微笑著去迎接它。
我寄生在這個虛無的世界上,
詩,是禁錮我的牢籠,也是
我被自我殖民的智慧與力量的翅膀。
到燈塔去
寫一首關于這個燈塔的詩,顯然
我沒有信心。我去過一些地方
見過各種各樣的燈塔,但是
它們早已符號般排列在我的記憶中。
時間久了,它們身上都有驚人的美
但美并不是所有?那可能是
大海的光,大海的喧囂與沉默
凝聚在燈塔上。大海是一張巨大的信箋。
上面可能寫有邀請,讓我重新出發
到燈塔去,到有白色海鳥飛過的燈塔去:
在一片裸露著礁石的灘涂上,
漁船出現又消失。守塔人已不知所蹤。
灰黑色的燈塔,它一直矗立岸邊
頂上的探照燈也已廢棄,但它
從不拒絕風雨和陽光,也更期待著
每一個星光燃燒的夜晚。或許,
在海的另一邊,在一個尖頂的小教堂里
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用方言做著晚禱
他們分食水和面包,純樸而友善。
他們會說,上帝,是剛收割回來的香茅
是菠蘿地里蟲豸的和唱。是寧靜生活中
每個人彼此守候的真誠。也有埋怨吧,
也有傷心時的茫然與無措,但都會
隨風飄去,如同飛向遠方的白色海鳥。
我無法更好地理解這一切,出于好奇
寫下這個陳舊的燈塔,但我,
并不能描述它的樣子,它的本質。
如果有一天,它守護著的靈魂與天使
湮沒于海底,作為一個秘密,更深
更深地,埋藏于每一個有信仰的人心里
它也是一束光,一個永恒的方向。
劉漢通,1974年出生,廣東廉江人,寫詩及其他。出版詩集《明月前》等數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