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離退休作家以文學形式助力抗疫
更新時間:2021-05-20 來源:廣東文壇
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考驗,省作協離退休作家、干部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省委號召,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文學創作、社會公益、扶貧等方式,為祖國人民加油,為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工作者鼓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
以文學創作凝聚抗疫正能量
作家蔡運桂創作散文詩《憶鐘南山為我治病的日子》,在汕頭日報發表詩歌《抗疫之歌》,他在詩中寫道:“古時戰士披鐵甲,如今殺敵敵無形。戰場不聞號角響,薄薄護衣重又輕?!嗡饔咳獔螅袊獠还撩嫿\共同體,合力除妖求共贏。大國擔當心廣闊,共同發展享太平?!备桧灹酸t務人員力戰疫情的大無畏精神和中國的大國擔當氣概。作家朱崇山創作發表理論文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淺釋》。
評論家黃樹森撰寫文學評論《白門柳的三個謎題》分別在“光明網”《粵海風》《深圳文學》刊登,并獲《關東學刊》推薦,《銅缽盂的潮汕江湖》分別在《羊城晚報 》《廣東文壇》刊登,為《陳浜全集》撰寫評論文章,為《中華香文化》作書序,其主編的《走進嶺南文化》鄉土教材入選國家教材局教材評獎,還參與了花地文學榜頒獎、十一屆國際沉香博覽會等多個文學活動。
詩人洪三泰2020年除完成省人民政府文史館交給的文化工作外,還應湛江市政協之邀任《湛江通史》主編,參與編撰三大卷一百六十多萬字的《湛江通史》,計劃2021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創作長篇紀實文學《黃學增》(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編《極簡遂溪史》(廣東高教出版社出版),撰寫“抗疫”詩歌30首,《俄羅斯之行》詩歌40首,文學藝術評論6篇。應中國作家協會之邀到北京參加第二屆全國詩歌座談會,被西北大學推選為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員、國際詩歌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榮獲“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詩歌藝術獎金駝獎”。
兒童文學作家王俊康創作發表了一批抗疫題材詩歌:《救災不分你我他》《面對疫情:寫給孩子們的信》《戰士 勇士 衛士——致戰病毒的醫務人員》《最新的中國神話——十天建成武漢火神山一千床位的大醫院》《敬禮抗疫英雄——挽為民捐軀的英雄》《媽媽是我心中最美的花》《一個娃娃二十一個媽》《護士阿姨的三鞠躬》《一二三數大山》《這位76歲“大朋友”用兒童詩給孩子們講抗疫故事》,多篇詩歌被廣東廣播電視臺朗誦廣播。發表報告文學《鐘靈毓秀南山松——記充滿激情的終南山》,書序《一朵植根于校園的“抗疫”之花——序鐘介花<抗疫童之聲>》,文學評論《說來讓人動容》《<離騷>閱讀品質的追求》《閱讀讓人變得強大——評石子鳴“小學讀書筆記”》。在廣州協和中學開展文學講座“志存高遠終身閱讀”,在“端木正誕辰百年”紀念大會上作《端木正的家國情懷和民族情感》演講。《印象王俊康》新書發布會于2020年11月在廣東省作家協會舉行。
作家廖琪分別在“文化潮人”公眾號、《深圳文學》、網易、肇慶作協網站等發表《沉寂的力量》《為英雄壯懷,為文化正名——致文友》《守護生命——抗疫英雄傳》(合作),目前正著手創作長篇小說《南海人家》,著手籌備《莊世平畫冊》采編工作,在廣州、南海九江舉辦兩次“廣東作家六人書畫展”。隨同“扶貧狀元”陳開枝前往百色扶貧,與作家曾平標共同撰寫長篇報告文學《扶貧狀元陳開枝》,由花城出版出版,12月30日在百色舉行了新書首發儀式。
兒童文學作家李國偉發表散文《誓詞》、文學評論《直擊兒童的心靈的升旗手》等20多篇作品,共6萬余字。舉辦3次文學進校園網課活動,組織并主持丹霞山舉辦的全省第四屆全省中小學生環?,F場寫作大賽,參與省直工委等單位主辦的“中國夢家風美廣東省少年兒童征文”活動擔任終評委組長,在第二屆“童話里的世界”全國童話故事創作大賽、廣東科協等單位主辦科普小品創作大賽等活動中擔任評委。
作家沈仁康在《羅湖文藝》發表愛國題材詩歌《春天的土地》《戰士的家園》,創作詩歌《庚子年春天》(抗疫題材)《山路》(扶貧題材)《快樂的風》《廣州畫象(五首)》,發表散文《北京的底色》,發表詩歌評論《嶺南詩歌創作堅毅的跋涉者》。
作家艾云文學創作取得豐收,發表文學評論《禮贊勞動與勞動者——讀路遙〈平凡的世界〉》(刊發于《中州大學學報》),《最初的與最終的——田瑛小說及其神話思維》(刊發于《作家》),散文《懷念老邁》(刊發于《廣州文藝》),《金敬邁:創作另一種經典的作家》(刊發于《廣東文壇》),《120年前的戊戌煙云》(刊發于《華夏》)。2020年8月出版散文集《那曾見的鮮活眼眉與骨肉》(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還參與多項文學活動,11月在廣東陸河、陸豐、汕尾開講“紅色輕騎兵”文學專場3場,以終審評委身份受邀參與廣東省電視臺“小康大賽”征文評獎,以終審評委身份受邀參與廣東省地稅系統“2020年嶺南風·稅務與文學”的初評和終評工作,并發表《對抗時間保存記憶的書寫》征文評獎手記。
作家廖華強在《南方》app發表詩歌《致白衣天使》,由青年藝術家、廣東省朗誦協會理事董麗君朗誦,向“逆行”醫者獻上敬意。老干部謝明創作詩歌《白衣天使,逆風飛翔!》
作家、書畫家戴勝德寄情書畫創作,多以唐詩宋詞為題材作詩意畫,今年創作十多首舊體詩,題材多為抗疫、詠春、勵志、歌頌祖國,創作多幅國畫作品,發表在《中國書畫報》《中國評論》等刊物,其舊體詩《沁園春“塞北江南——寧夏”》被寧夏文史館舉辦的“賀蘭詩會”吟誦并刊出。他在《七律:為抗擊疫情賦 》寫下鏗鏘詩句表達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決心:“冠豎夜潛突襲春,九州何辜泛烏云!龜蛇鎖處橫戾氣,橘杏逢時濟世心。但使封城消魅影,更催大地靖妖氛。南山挺起蒼松壽,振翅沖天逐瘟君。”
發揮余熱奉獻社會
老同志們認真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和措施,居家健康生活,做好自我防護,積極支持群防群控,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帶頭傳播正能量。老同志們心系疫區群眾的安危及生活情況,主動提出要為疫區群眾捐款,積極參與省作協抗擊疫情捐款活動,踴躍捐款,共籌得款項25600元。
老干部廖再烈同志多年來關心家鄉大埔建設,做了大量助教扶貧工作,2020年其先進事跡被編輯成德育故事入選大埔縣思政鄉土教材。老干部、書法家李樂天多年來積極參與書法推廣教育,其授課的公益書法班因疫情停課,他為學生寫下《新春寄語》予以鼓勵:“不負韶華,只爭朝夕。用心出好作品,以報答一線抗疫的英雄、壯士們,望早日打贏這場抗"新冠病毒"的人民戰爭,待到春暖花開,我們重聚,課程再續!”(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