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劉金鳳 | 作家蘇展: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更新時間:2021-05-12 作者:劉金鳳來源:湛江晚報
寫作是一場長跑,需要堅持。湛江作家蘇展十幾年如一日,深耕文學,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兒童文學之花,這個盛夏,她也收獲了累累果實。
關注當下兒童成長
蘇展既是作家,又是中學教師,得工作之便,她和孩子們在一起,在觀察和引導他們的同時,也經常蹲下身來,和他們一起觀察和思考這個世界。她發現,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與大人迥然不同,不僅有趣,而且更有利于與孩子的溝通。
“如果大人能從孩子的角度多理解他們,也許現在許多親子關系、社會焦慮、教育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蘇展愿意作這個觀察者和傾聽者。多年來,她勤于筆耕,無論寫散文還是小說,短篇還是長篇,都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這個社會焦點問題,力求貼近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架起孩子與家長、與大人溝通的橋梁。
作家的創作總是離不開他的原鄉,筆下的色調總有著童年的色彩,對于兒童文學作家來說尤其如此。蘇展小時候在湘西南的農村長大,每當她想起童年,總會想到當地的傳統工藝“鏨碗”、農村熱鬧而盛大的鄉村酒席,還有村里干塘抓魚的樂趣……凡此種種,散發著濃郁的鄉土風情,她把這化不開的鄉愁寫成文字,散文《百家碗》發表在《散文百家》后,引起中央電視臺記者的關注,并應邀參加央視一套“傳家”節目錄制;《松松的魚》被評為“2020年《東方少年》年度優秀作品重點扶持項目”。
很多作家都在寫自己的童年,比如曹文軒。蘇展的兒童記憶已經比較模糊了,能想起的都寫過,所幸她在中小學教書,有機會接觸當下的少年兒童,對他們的生活和心態比較了解,因此,她的作品大多是寫當下兒童的生活,正因如此,作品容易產生共情,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很多孩子追著她的作品看,有的小讀者一本書可以看一遍又一遍。
她的第一個長篇《麥子青青》是在洪三泰的鼓勵下完成的,然后一發不可收,尤其近幾年創作非常活躍,三年內連續出版了散文集《冰鎮的幸福》、少兒成長小說《大寶小寶都是寶》、《麥子青青》、《幸福朵朵》。
《麥子青青》和《幸福朵朵》分別刻畫了農村和城市留守兒童的共性和個性,其中,《大寶小寶都是寶》《幸福朵朵》描寫的是二孩家庭大孩子心理成長的過程。這些兒童小說時代感明顯,可讀性強,可以讓孩子邊閱讀邊思考,學會理解家長,懂得與同學老師相處、感恩生活、明辨是非,同時也可以讓父母學會如何走進孩子心靈,給家庭教育帶來反思與啟迪。
疫情之下的《最長的假期》
蘇展一直關注當下的生活和兒童成長,并從中提取素材,寫當下的故事。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襲來,廣大群眾的生活和心理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發生了改變。許多人固步家中,就連學校也放了長假,孩子們因為疫情而留在家中上網課。
當人們在困守中和疫情對抗時,蘇展沒有停止思考和書寫。當許多人還在困守家中張望的時候,蘇展的兒童長篇小說《最長的假期》橫空出世。從創作到出版,只用了3個月時間!
《最長的假期》講述了特殊時期一個普通家庭的日常,通過一個個小故事,讓人感受到每個家庭成員在疫情中的成長,于細微處折射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故事中,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主人公蘇曉墨度過了一個特別的春節,緊張的學習生活好像出現了大片的空白,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他不僅要“被迫”整天面對固執己見的爺爺、過分緊張的奶奶和成天刷手機的爸爸,還要為做護工而不能回家的媽媽擔心。從未出現的情況讓蘇曉墨有些無所適從,他只能把同學們聚在一起商討對策。這些閑散在家的小“神獸”們,從最初對不能出門玩耍的不滿,逐漸意識到了居家隔離的重要性。從閑談打發時光的目的,進化到了齊心協力、想方設法地奉獻自己的小小力量的格局。一顆顆玲瓏剔透的心慢慢匯聚成信念的海洋,泛起責任的浪花,在這不平凡的生活中他們學會平凡地長大。
《最長的假期》可以告訴讀者很多很多,比如說: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遇到困難不抱怨、不退縮,勇于擔當起屬于自己的責任,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善意和關愛,最重要的是能“hold”住自己不期而至的小情緒……
“原本我只想寫一個短篇的,我想以小說的筆法寫下自己的一段心理歷程。寫了幾百字后,我突然就產生了寫成長篇的沖動,于是,短篇里的‘我’就變成長篇中的‘奶奶’。小說里的暗線人物是做護工的‘媽媽’。這個人物其實在我心里早就成型了。我的父親癱瘓了幾年,一直住在醫院,我經常往醫院跑,看見護工工作又累又臟,很想寫一寫他們,但一直沒想好怎么寫。”蘇展說。
因為人物鮮活,該書一出版便好評如潮,短短半年內一版再版又版。
堅守兒童文學的初心
“我認為,兒童文學不是單純的寫好玩好笑的故事,而是要讓孩子笑一笑,哭一哭,哭完后還能想點什么。要引導孩子關注社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傳達正能量。我力求自己每一本書都做到這一點。”蘇展說,這也是她創作兒童文學的初心。
寫作是一場長跑,需要的是堅持。回首來時路,她依然記得當年那個懷著文學夢在網絡論壇上寫詩文、寫都市情感小說的自己,喜歡聽著鍵盤敲字的沙沙沙如春夜喜雨的聲音,喜歡被讀者追著催更新的感覺。2010年,她開始給報紙雜志投稿,什么稿子都寫,什么欄目都接,主要是散文隨筆,家庭故事和育子故事,2018年,她選取了部分散文隨筆出版了一本集子《冰鎮的幸福》。
“以前寫的東西太雜,我開始對自己不滿意,便思考怎么去寫一些更有意義的東西,而現在,我已經找到了這個意義所在,并且會繼續堅持下去。”蘇展說。
即將出版的校園偵探系列是她的一個新嘗試,這個系列除了有趣的偵探元素,還涉及了校園暴力、單親家庭孩子、城市“老漂族”等社會問題,它不僅是偵探故事,還是關于美好人性的讀本,小說始終貫穿著愛與善,引導孩子學會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無論是以老師還是兒童作家的身份,她都愿意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蹲下身來,和孩子們一起看這個繽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