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省作協召開“改革開放再出發”深扎作家陳繼明《平安批》審讀會
更新時間:2021-04-25 來源:廣東作家網
4月20日,“改革開放再出發”深扎作家陳繼明長篇小說《平安批》審讀會在省作協嶺南文學空間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當代室主任李建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沈陽師范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賀紹俊,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教授郭小東,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賀仲明,潮州市作協主席陳培浩等專家應邀出席審讀會。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教授以書面發言方式參加本次審讀會。審讀會由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主持。
張培忠指出,陳繼明長篇小說《平安批》是省委宣傳部、省作協2019年“改革開放再出發”作家深扎創作活動的扶持項目。陳繼明在汕頭掛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期間,認真進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學創作實踐活動,克服疫情影響,潛心創作完成僑批題材長篇小說《平安批》。作品的主體部分在今年第一期《人民文學》發表,引起全國文學界的關注,取得深扎創作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張培忠強調,按創作合同要求,深扎作家創作的作品,除在全國名刊發表之外,其作品還應該是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水準在同時期內發表的作品位列前茅。請各位專家學者按照這樣的標準和要求如實評估這部作品,實事求是地指出作品的優缺點,以及下一步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使這次審讀會真正開成暢所欲言、直言不諱肯定成績、指出不足的作品審讀會、質量評估會。
與會專家充分肯定本項目的創作成果,普遍認為:《平安批》讀起來很有吸引力,作者用一年時間深入一種完全陌生的文化和語言,以此為基礎完成文稿的創作,很不容易。一是題材方面,作者從“平安批”這個角度去切入僑批文化,展現潮汕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角度很獨特;二是語言,作品中對潮汕方言的鮮活運用,可以看出作者在深扎期間努力融入當地的風俗、風土、人情,對原始材料的發掘和創造,也都下過一番功夫;三是結構,作品對于家國、文化等方面兼顧得比較全面,是一部比較成熟的反映僑批文化、潮汕文化、嶺南文化的作品。
與此同時,與會專家圍繞作品的完成度、題材的獨特性、典型的代表性、藝術的創新性等方面,實事求是地提出了修改意見。一是主題,闡述得還不夠透徹,表達上也有欠完整充分;二是文字細節上,還需精雕細刻;三是結構,除了“平安批”這條主線,還可以增加一些暗線,讓作品更豐滿。
張培忠在小結時指出,審讀會別開生面,精彩紛呈,不少意見不乏尖銳,這些意見對于作者來說彌足珍貴。一要下大力氣吸納專家意見。希望陳繼明聞弦歌而知雅意,認真吸收專家的意見建議。二要下大決心抓緊補課。視疫情防控情況,安排時間到僑批始發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踏勘現場、收集素材,進一步積累思想、積累情感和積累原型。三要下苦功夫打造精品力作。要注意克服浮躁情緒,避免被發表或者出版帶快節奏,影響沉潛往復、精心打磨的定力,切實增加責任感、使命感,把作品打造成為真正的厚重之作、精品力作。?
會上,陳繼明介紹了《平安批》創作情況。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蘇毅、省委宣傳部文藝處二級調研員王繼懷、四級調研員曠婷出席審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