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描寫灣區北部的生態風景,穿越北回歸線的文學合作
——廣清散文詩創作交流筆會
更新時間:2021-04-19 來源:清遠作協
2021年4月2日晚,由廣東散文詩學會和清遠市委宣傳部、清遠市文聯在清遠市清新區松林公園內共同舉辦了“廣清散文詩創作交流筆會”。前不久,廣州、清遠兩地相關部門組織起草了《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建設方案》,此次筆會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舉行的,目的就是用文學從精神層面加強廣清生態文化合作。筆會邀請省內散文詩名家以及清遠本土實力作家共20多人對兩本清遠散文詩集《紅胸鳥》《故鄉情·北江謠》進行研討,并從文本出發,探討廣清生態文學合作發展前景。
《紅胸鳥》是生態文學倡導者、詩人華海的最新作品,華海從2003年開始有意識的生態詩歌創作,近年進一步打開格局,涉獵生態評論、小說、隨筆等文體,而《紅胸鳥》作為一本生態散文詩集,是他的又一跨界嘗試,一經出版便占據當當網等網上購書平臺的新書排行榜前列,賣到脫銷。《故鄉情·北江謠》是資深散文詩人林永澤近10年創作散文詩的結集,以書寫清遠本地的歷史人文、山水風物為主,林永澤創作散文詩已有30年時間,系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團委員,廣東散文詩學會常務理事,對散文詩有著深厚感情和造詣,也取得了豐碩的成績。
這兩本散文詩集得到了與會名家和作家的一致肯定。廣東散文詩學會會長陳惠瓊認為:《紅胸鳥》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都非常好,具備獲獎實力。廣東散文詩學會理事蔡華健認為:華海以一種勸喻的方式,倡導人對自然的保護和對生態平衡的恢復與重建,倡導人類重返和重建與自然的和諧。世界華文散文詩年選主編助理吳艷認為:林永澤筆下的故鄉,注入了作者對故鄉的熱愛,也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精力,可以說作者是在用生命在書寫。廣東散文詩學會理事吳遠團認為:《故鄉情·北江謠》感情真摯、比喻新奇、筆觸細膩,每一篇都飽含著濃濃的故鄉情。廣東散文詩學會會員陳建族認為:華海對散文詩的語言文字進行了大膽創新。廣東省作協理事、一級作家唐德亮認為:林永澤以他的“美學心態、藝術素養和技巧”,不斷走出自己的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清遠這兩本散文詩集的出版,既都是厚積薄發,又都是橫空出世。成為了2021年清遠散文詩領域的重要收獲,據此,唐德亮提出,今年是清遠的散文詩年。華海和林永澤分別談了自己的創作想法。華海提到:我早在大學階段就已深深地沉迷于散文詩,當時把所有能夠找到的散文詩都讀了個遍,《紅胸鳥》既是本人生態寫作的一種嘗試,也是三十多年后的一種圓夢。林永澤提到:我寫散文詩沒有過多的想法,就是熱愛,默默地寫、默默堅持,抒發我對故鄉和母親河的深情。
一直以來,散文詩體裁屬于小眾體裁,而在清遠市卻不乏其熱愛者、追隨者、倡導者和引領者。近年來,清遠文學蓬勃發展,而散文詩創作亦成績斐然,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散文詩創作者,如華海、林永澤、唐德亮、成春、莫鳴小豬、嚴正、葉清河、李銜夏等等,多年來,他們的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年度選本與權威期刊雜志,當中部分寫作者已經出版了自己的散文詩集,為清遠文學的發展帶來了更加多元的視角。3月底,清遠剛舉辦了一期散文詩線上講座,邀請了《散文詩世界》主編宓月對清遠近50名作家進行授課,大大夯實了清遠散文詩創作基礎并有效提升了散文詩創作整體實力。
此次廣清散文詩創作交流筆會是一次穿越北回歸線的思想合作,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建設的生動實踐,生態文學上的合作需要投入的成本和資源很少,但其所能達成的交流是非常深入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建設不能急功近利地只停留在經濟層面,生態是一種文明理念,文化旅游是人民的精神需要,必須有更多精神文明層面的交流合作,才能夯實生態文化旅游合作的思想基礎,提供源源不斷的可持續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