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見字如面,粵東詩人手稿展在梅州開展
更新時間:2021-04-15 來源:文學客家
4月10日,由梅州市文聯指導,中國客家文學院、梅州市作家協會、梅州市“民謠部落”音樂餐吧主辦的粵東詩人手稿展在梅州開展。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陳銳鋒,梅州日報社社長羅金良,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桂昌,中國客家文學院副院長羅卉,市作協、“民謠部落”音樂餐吧等主辦單位負責人,來自潮州、揭陽、汕頭及梅州本土的詩人代表共約70多人參加了開展儀式。
陳銳鋒在開展儀式上致辭,向來自粵東五市的詩人代表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并就詩歌創作發表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期待詩人們以這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拉近與社會、與讀者的距離,寫出更優秀的作品,向時代獻禮。
本次手稿展匯集了粵東五市(梅州、潮州、揭陽、汕頭、汕尾)重要詩人的手稿約40份,重溫了手寫書稿的時代魅力。據主辦方介紹,這次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粵東五市詩人的積極響應和鼎力支持,短短的時間,就收到了數十份詩人手稿。“詩人手稿,是詩人寫作勞動過程的直接體現,不僅呈現詩歌之美,更是詩人心靈面貌的自然披露,有其獨特而珍貴的價值。”中國客家文學院專業作家、著名詩人游子衿表示,粵東五市山海相連,血脈相通,一直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系。在詩歌界,這十多年來更是互通聲氣,相互影響,攜手共進,讓現代詩歌在粵東這片熱土上不斷積聚新的力量,邁向新的高峰。這次的粵東詩人手稿展,這些手稿無不從紙面上散發出溫暖,給我們慰藉、信心和力量,拉近了讀者與詩人的距離。
記者看到,現場所展示手稿均呈現一種“原生態”:潦草的、涂鴉的、工整的,甚至一筆一劃,字里行間散發出詩人的體溫和氣息,讓詩歌有了別樣的溫度。
“我覺得這個活動有意義、有創意,我們處在這個現實生活中,可以來到梅州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觀展,看到有溫度的詩人手稿,感到很開心。”潮州文學院負責人陸燕姜(筆名丫丫)表示,此次梅州舉辦的手稿展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潮州將借鑒該模式,開展相關活動。
“詩與遠方,詩與梅州,粵東五市的詩人來到梅州這個有詩意的地方,互相交流學習,是我們寫詩人的榮幸,對我們詩人來說,這一次很有意義的活動。”揭陽市作家協會負責人楊協亮(筆名孟夏)說。
活動主辦方之一“民謠部落”音樂餐吧負責人翁如偉對記者說:“我們希望通過提供這樣一個免費的無門檻的文化藝術空間,讓所有人都可以近距離參與,共同回到那個‘從前慢’的時代,感受手寫創作的獨特魅力。”
梅州是“文化之鄉”,詩歌一直是梅州文學的強項。早年有“詩怪”李金發,以及后來的蒲風、溫流。上世紀80年代的“射門詩社”,在廣東詩壇也很活躍。當下,較活躍的詩人有游子衿、吳乙一,以及以青年詩人為主的“梅州次生林”詩群,他們的詩歌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另外,梅州有“中華詩詞之市”的稱號,有很多喜歡寫格律詩的老人,唱和活動也很多。可以說,詩歌對梅州是一種守護,梅州因為詩歌而更美麗。
粵東詩人手稿展將持續至4月底,有興趣的市民可前往梅州市“民謠部落”音樂餐吧(梅州市麗都中路7號純然創業園1層)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