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雜家江冰
更新時間:2021-04-14 作者:章以武來源:廣東文壇
十年前,參加廣東省作協的研討會,江冰進入,我眼睛一亮,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笑口盈盈。何方人士?旁邊友人告知,他是廣東財大文學院院長,也是過50的人了。我思忖,多少歲不重要,看起來多少歲很重要。
后來,江冰的各種信息頻頻傳來。
“這座城把所有的人都變成廣州人!”
金句!
江冰是“外來客”,在江西有“文壇三劍客”之稱。他對廣州如此深情!廣州的開放、包容、強大概括的這般貼切形象!
后來又知曉,他是中國小說學會副秘書長,也是多類評獎的評委。他對廣東的作家情有獨鐘。支撐廣州文學半邊天的女作家張欣的小說,他熱情推介;對有“深圳敘事野心”的小說家吳君的作品精準褒揚;對低調美麗的女詩人陳美華的詩甚是驚嘆;對粵派批評領頭羊陳橋生的學術著作《唐前嶺南文明的進程》發表意見,那是開拓了嶺南文化研究的新邊疆啊。江冰的評論口味寬而雜,東辣西酸皆有興趣,都能共鳴。最近他的新書散文隨筆《老碼頭》可佐證。
因天賦稟異吧,江冰口才一流,出口成章,當然離不開文化視野的寬廣。中外名著、地域文化、書畫神韻、酒仙茶道、青磚黛瓦、唱詠聲線,林林總總,都能說得頭頭是道,抵達人的心間!為此請他做各種講座的絡繹不絕,各地作協、社科聯、圖書館、大講堂、文學下基層等等。為何如此受青睞?名聲在外,滾雪球,雜得親切。還有什么絕竅?有!
讀厚厚的書,說淺淺的話!真功夫。
江冰紅塵練心,修行不在廟里,而在民間的日常世俗里。不是嗎,江冰是美食家,不僅為口福,更是為把粵文化的精粹之一美食介紹給大眾。客家的釀豆腐、東江鹽焗雞,潮汕的香煎蠔仔烙、冷凍剝皮牛,廣州的銀記腸粉、干炒牛河、芝士焗龍蝦、雞樅菌蒸排骨,聽了都讓人齒頰留香。江冰深知人生就是各種感覺的尋覓。他對美食的興趣注入使命感了。食在廣州,可緩緩歸矣!
在廣東文壇,小說高手、散文大家、學術精英,多矣,尤其詩壇、興旺發達、詩人多得都做成自己屋子里的君主了,開心就好啊。然,一年四季總在風里跑,講心不講金,眼觀八路,熱烈擁抱生活,段位高級的雜家,少之又少。江冰是一個!該贊贊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