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鄭嬋美|凌寒獨開一樹梅
更新時間:2021-02-05 作者:鄭嬋美來源:廣東作家網
上個月饒平文學作品研討會暨采風活動,途徑大門坑村,梅花尚未開放,這讓好友風鈴有了很多的遺憾,聽聞她放寒假,恰逢老家梅花也正盛開,于是我便邀她回來,帶她好好品賞梅花之美。
阿雄是攝影愛好者,閑暇時經常攜帶“槍炮”駕車游走在山水間,算得上饒平通,整個饒北山區(qū)的村道,他都特別熟悉,我請他當我們的向導同時兼任攝影師。聽風鈴說在朋友圈看到聯饒潮劉村前有一大片油菜花開得正盛,阿雄二話不說,腳底下油門一踩,方向盤一打車子便往東而去。可遍尋潮劉村的村前與村后,卻未見半株油菜花,見我倆一臉的失望,阿雄笑著說新圩鎮(zhèn)的梅花開得正盛,咱們來一次一日兩省游,出潮劉進福建,再到新圩的漁村,沿途游覽福建山村的人文風光。饒平一向有省尾國角的稱謂,與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毗鄰,山的西邊是廣東,山的東邊則是福建,這兩地的村民使用的都是潮汕方言語系,有別于詔安縣其他地方所使用的閩南語。
從聯饒潮劉村拐入福建的第一個村莊是詔安縣的白洋鄉(xiāng)上慍村,該村村口矗立著一座單檐歇山頂式節(jié)孝傳芳坊,阿雄介紹說這是一座貞節(jié)牌坊。聞言,心里由衷升起一種敬意,時值梅花盛開的時節(jié),我不由聯想到梅花的品性,凌寒獨自開,不與百花爭時光,不和群芳斗艷麗,高潔且芬芳。牌坊四石柱刻有兩副楹聯,中門柱聯:苦節(jié)能甘鐵骨金心無問春秋冬夏,幽光獲顯朱書綠字可對天地鬼神;邊門聯為:廿齡喪偶地老天荒代夫行孝心如結,四月懷胎門衰祚薄有子克家目可瞑。在古代一個女子能獲得皇帝御筆親批建造貞節(jié)牌坊的殊榮,可想而知她要經歷多少的苦難與煎熬。
當車子進入白洋鄉(xiāng)的汀洋畬族村時,我們又領略此處另一種景致,汀洋村地處閩粵交界,背靠八仙山,這里建于清代乾隆年間的廻瀾亭,很是獨特,它將道、佛、神融合在了一起,供善男信女祈福參拜,廻瀾亭不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涼亭,其實是一處信仰的所在,這樣的一處所在,為何會取名為亭,應該有屬于它的故事,只是我們的目的是賞梅,至于廻瀾亭的故事,就留給喜歡聽故事的人們去探尋吧。
??? 沿山路繼續(xù)往西北方向而進,很快地,我們的手機信號顯示處在廣東地界,原來,我們已經在新圩鎮(zhèn)的下村村了,一大片金黃的稻田呈現在我們眼前,稻子已經收割,稻田里只剩旱得發(fā)黃的小草,也許到了來年,土一翻,這些橙黃橙黃的小草便成了肥沃的肥料。阿雄將車子停靠在小路旁,我和風鈴醉倒在這黃色的稻田里,大自然的美景激發(fā)了心中存留的童真,我們仿佛又回到年少時光,快樂地嬉玩起來,阿雄也舉著相機拍個不停。兩位騎手摩托車上載著滿滿的柴垛,停在路旁笑問擋路的車子是不是我們的,阿雄快速回到駕駛室將車退到一個寬敞的地方,讓滿載的摩托車通過,看我們一臉緊張,騎手笑著寬慰我們,不急的不急的。那一刻,陽光正好,我們的心里特別的溫暖,鄉(xiāng)村的風景是如此的美麗,村民,是如此的善良溫厚。
阿雄介紹說,過了下村村便是坎下村啦,這里彎彎曲曲的山路,是2019年環(huán)東山灣·片仔癀杯全國拉力錦標賽的賽區(qū),他是這個賽區(qū)的志愿者,賽車手高超的駕駛技術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而現在,山坡上、山路旁連片的梅花開得正歡,陽光照射下,有了一種晶瑩剔透的美,散發(fā)出陣陣醉人的幽香,沁人心脾,亂花漸欲迷人眼,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這意境。這里的梅林錯落有致,山路繞著梅樹來來往往,猶如穿行在梅花陣中,這里像是一處世外桃源,偶爾才有路人打擾了他們的清靜。“白玉堂前一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看著眼前的浪花般的花海,突然地,王安石的這首梅花詩躍入腦海,聯想詔安縣白洋鄉(xiāng)上慍村的貞節(jié)牌坊,這一切,是那么的融合,貞潔,高貴,梅花品性得到很好的詮釋。
坐在梅樹之下,陣陣暗香襲來,今年的梅花,歷經嚴寒,比往年開得更為醉美,來年定是一個梅子豐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