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曾靜|我為德叔點贊
更新時間:2021-02-04 作者:曾靜來源:廣東散文詩學會南方號
還清楚記得去年的一月二十四日,大家都沉浸在除夕之夜,您卻來不及吃上可口的年夜飯,就奔赴到抗疫前線的武漢。
在疫情不可預料的武漢,“當歸、蓯蓉”是你帶領廣東中醫團隊的網名。你說:你是隊長,帶著他們一起來,就要寄望他們都平安而歸。平日工作中常用的中藥———“當歸”,從此就是德叔的座右銘,也是他對隊員們的承諾!
他心里清楚:醫場就如戰場!十七年前作為急診科主任的他在醫場上失去了同事葉欣的痛又讓他動情落淚。但是這次作為第一批國家中醫抗疫副隊長、廣東省中醫抗疫隊長奔赴沒有硝煙醫場的他,卻義無反顧。他說:我們一起來,就要一起歸。想不到每天工作中常用的中藥“蓯蓉、當歸”成為了德叔工作的動力。
作為第一批國家中醫抗疫副隊長、廣東省抗疫隊長,他“蓯蓉(從容)淡定? ”? ,帶領著隊友們每天忙碌于新冠病房,為患者診治,為隊友鼓勵,讓隊友們在工作中忘記了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醫場。
十七年前的 “非典”,德叔不幸也感染了,他用“蓯蓉、當歸”讓自己從死亡線上走了出來,并救治了無數的患者。他說:病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要把這份能量傳遞給他們,讓他們戰勝疾病!德叔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十七年過去了,年過半百的德叔還是和十七年前一樣,每天除了救治患者,把“蓯蓉、當歸”作為他救治新冠患者的主要藥物外,更多的就是給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七十三天沒有停止過一天,他憔悴了,瘦了,但是德叔還是那個德叔,他說:責任心和良心是他來抗疫前線的初心!德叔一進入隔離病房,渾身就有使不完的勁。
一年過去了,德叔作為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國家邢臺治療新冠肺炎高級專家組組長又一次忙碌于抗疫前線。“當歸、蓯蓉”還是讓德叔不負重任,又一次奔赴醫場。
短短的十九天,對陣疫魔,中醫亮劍。讓河北疫情得于控制!今天,河北的寒風瑟瑟,頂著瑟瑟的寒風,德叔帶著你的團隊終于回來了!德叔,我要為你點贊,你是我們廣東人的驕子!
作者簡介:
曾靜,教授,博士,廣東散文詩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著有詩歌集,作品選入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