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謝顯揚|耕讀樓下古村落
更新時間:2021-02-01 作者:謝顯揚來源:羊城晚報
大美,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湖光園林之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綠水青山之秀,乃至張家界九寨溝的山水圣潔之雅,予人的視角沖擊均可謂驚世駭俗……
坐落在粵北廊田小盆地的樓下古村落,則以自然生態秀、人文風情美令人印象深刻,早已進入“2017中國最美古村落榜單”。
青蔥歲月,我走出農業院校,步入人生首個驛站——廊田小盆地當技術員。我常在這方粵北小糧倉的田邊地頭巡視稻田、丈量圣土。最愛循著灌溉水道,穿越一重重綿延無際的金黃稻田,慕名踏進樓下古村的富斗巷、中心巷、五福巷、田子巷、水樓巷、聯芳巷、坑蜃街、東邊頭、沈家坊中,追隨樓下古村落德高望重的老壽星,來回上落于水明樓、鏡波樓、忠毅樓、文魁閣、科第閣、鄧亨甫公祠、鄧道權公宗祠、沈家坊宗祠諸多古廳堂,或拾級八座寶塔、暢游72座拱橋,追索“科第名家”“奕世簪纓”“文魁閣”“積德流芳”的典故,追尋縱橫交錯、曲折有序、形態各異的嶺南庭園樓閣榮耀史話,逍遙沉浸在古村落的門樓、巷道、祠堂、寶塔、拱橋、典故、史話,流連忘返。
有時我駐足村外一望無垠的稻浪谷波,回眸茫茫田野擁抱的灰磚色調村落,總會不禁思索起“農耕”與“書耕”的耕讀文化命題——這“盤古開村”1400多年的農耕古村落,如何會有這諸多“科第”“文魁”,真是人才輩出,乃名副其實藏龍臥虎的人文歷史古村落。
近年我又重游這方古村落,欣喜頌贊之余,特意就古村落的“美”請教了當地文化人。“看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你便知曉人們追崇的美好村落長啥模樣。”對方告訴我,“中國最美古村落以自然生態美、人文歷史美作為審美坐標,致力發掘美、集成美、典藏美、傳播美、享受美……”
的確,你看那水渠繞稻田流淌,鮮花傍廊橋綻放,村民在地頭墾荒,圣賢作揖祝安康……老叟在村廣場漫步耍太極,婦女在水井流溪里洗刷搗衣,讀書郎在課堂里學文化知識……這不正是一個經典的“桃花源”世界。
一個村落自有一個村落的夢想。樓下古村落的人們,無論是科舉中榜后外出做官、到年老時又葉落歸根的鄉賢,抑或是科舉落榜后終生耕讀于田野的鄉紳,一代代人始終堅守著古老的夢想——引領鄉親們致力于演繹“耕讀桃花源式古村落”的傳奇。
風吹稻花,香遍古村。如今,這田間地頭總有好些人以稻花繚繞村落為背景,定格耕讀古村落的青春照。每每看到,總能收獲滿滿的詩情畫意,想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