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吳奇兵 | 《與鷺共舞——駐村干部的精準扶貧戰事》
更新時間:2020-11-12 來源:廣東作家網
?
書名:《與鷺共舞——駐村干部的精準扶貧戰事》
作者:吳奇兵
出版社:花城岀版社
岀版時間:2020年9月
定價:50.00元
ISBN:978-7-5360-9206-8
作者簡介:
??吳奇兵,做過語文老師、記者編輯和政府的宣傳工作,現為中山市市場監管局派駐肇慶市某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隊長。他參與扶貧逾十年,先后為單位和個人贏得廣東省扶貧開發的先進榮譽稱號。
??在《瞭望》、《短篇小說》、《南方日報》、《湖南經濟報》、《湖南廣播電視報》、《三湘都市報》、《長沙晚報》、《中山日報》等發表詩文100余篇(首)。獲中山“百年小平”文藝大賽優秀獎、中山首屆社區文藝大賽金獎、中山“魅力火炬”全國詩歌大賽第一名、全國袖珍文學大賽優勝獎、中山報告文學南朗采風第二名等。有散文、詩歌和歌詞編入地方書籍。 ?
內容簡介:
一個偉大時代的扶貧記錄,一部鄉村發展的壯麗史詩,一段芬芳悱惻的灣區愛情。
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幫扶粵東革命老區村為背景,以精準扶貧為題材,主要運用非虛構手法,深入刻畫了第一書記陳建威,獨居山上的水庫移民釘子戶麥老太,前期懶散應付扶貧的梁實,憑智慧和勤力成為致富帶頭人的顏盛強、黃千嬋,老支書彭維群等人。他們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是全國脫貧攻堅的基層人物代表和縮影。小說生動還原了扶貧一線跌宕起伏的場景,內容涉及官場、人性、愛情和親情,從不同維度反映了鄉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艱辛進程,弘揚了正能量的價值取向和革命老區精神。
廣東省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十月為該書作《序》。
名家推薦:
??脫貧攻堅是一項政治行動,也是幫助改變中國鄉村面貌的戰略安排。作為工作第一線的扶貧隊員,能夠用文學筆墨,真實書寫自己的所見、所歷和所感,是非常有價值的寫作,也是文學回歸現實和大眾的重要方式。我們時代需要這樣的文學,也需要這樣的創作者。
????????????????——賀仲明(廣東省作協副主席、暨南大學教授)?
扶貧題材是近年的熱點,出了一大批作品,多是報告文學,小說也有,數量上明顯要少一些。用小說來處理扶貧題材,對作家要求非常高,虛實尺度很難拿捏?!杜c鷺共舞》讓人驚喜,它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有著出色的文學質地。? ? ? ? ? ? ? ? ? ? ? ???????
?????????????????——王威廉(小說家,中山大學文學博士)?
講好中國故事當然要植根于中國現實,《與鷺共舞》有著堅實的現實土壤,可以說是從中國大地上生發出來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接地氣,通人心,自然也會讓讀者喜歡。開闊的視野,精準生動的敘事,讓這部小說在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趙志明(小說家,《青年文學》編輯)
吳奇兵的《與鷺共舞》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劍。作為一名駐村干部,他駐村長達十年,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圓滿完成了扶貧工作。而他拿出的這部厚重的作品,則顯示了一個作家的高度自覺,如何觀察生活,如何書寫時代,都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
? ? ? ? ? ? ? ? ? ? ? ? ? ——馬拉(小說家,中山市作協主席)
《與鷺共舞》第六章第25節《真相》節選段:
省領導視察桃河之前,張浩不遺余力地大手筆整治桃河。他牽頭抓總,大刀闊斧地改造原富民廠的桃河產業基地,旨在打造互惠互利、共治共享的農村合作經營場所。
原宿舍長樓變成合作大樓,改裝門窗,重劃功能。一樓桃北冷庫、桃花燈飾門店不變,繼續開辦桃河電子商務超市,啟用桃北、桃南、霞光和東阜等行政村的經聯社和合作社辦公地點。二樓設立桃河鎮農民講習所、黨群活動室,開設赤林姜黃、小雅楊梅等專業合作社辦公地點。兩幢別墅的鎮投資中心和燈飾產業辦公區正式掛牌。基地大門改裝成不銹鋼電動門,院子里重種花木,清洗建筑物外墻。張浩抓這些事情效率奇高,沒向幫扶單位要一分錢。
基地大門口懸掛“桃河鎮產業發展合作基地”牌子。這塊兩米高、三十厘米寬的鋁合金門牌光彩閃爍,與廠房樓頂的“桃花燈飾”霓虹廣告,以叱咤風云的姿態襯托著全新廠區,徹底把原富民廠送入史冊。
合作基地掛牌幾經波折。取什么名,眾說紛紜。張浩察看廠區時,陳建威說:“大家提議的備選名有服務站、聯絡點、合作區、示范區、辦公區,各有特點,建設基地目的在于引領大家攜手同行,做大做強產業,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叫‘合作基地’如何?”張浩認同:“我看重合作。幫扶單位與幫扶地、鄉村與鄉村、農民與農民之間,只有充分地合作,才有出路。大家同舟共濟,才能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聽陳書記的,叫產業發展合作基地。”
在叫好聲中,陳建威覺得美中不足的是痛失桃河電子超市。連月來,不少駐村隊加大消費扶貧力度,探索建設獨立的線上平臺。在賓璐幫助下,桃北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呼之欲出,它將囊括桃河,乃至赤豐的特色農產品銷售。桃南村也想建電商平臺,孤注一擲地做了許多準備。桃河鎮最多只能做好一家電子商城。為顧全大局,資源共享,陳建威說服賓璐,忍痛割愛,把前期的準備無償地提供給了桃南村。
?
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柳紅英在赤豐視察兩鎮四村,第一站到桃北,視察黨建和精準扶貧。
駐村隊和村干部收拾由村委辦演變而來的黨群服務中心,村保潔員清掃新改造的道路,燈飾廠工人對合作基地大掃除。桃北村以整潔規范的新形象,等待省領導的蒞臨。
九月的陽光下,一輛高檔的黃色中巴停在村委的混凝土地坪。掌聲齊響。
柳紅英第一個下車。她左手挽小黑皮包,眼眉含笑,黑發微卷垂肩,灰色開領短衫,黑西褲,中跟黑皮鞋,淺色襪。她中等身材豐盈,服裝自然流暢,除右手戴精巧的銀色手表,沒其他飾品。她像黑牡丹被眾人簇擁著,端莊嫻雅地走進村委,與服務中心前臺人員交談。
“你們在村委上班的嗎?”她聲音輕而清。
“?是的,我們每天上班。”麥慶元比她矮,身板挺直得有點矯枉過正,紅著臉,像小學生背書一樣回答。
柳紅英接連詢向。被問者的從容與窘迫、答案的正確與否,沒引起她表情變化,她保持親切、自然的微笑。圍繞著她的縣、鎮、村三級書記臉上洋溢著真善美的笑容。
柳紅英轉向陳建威問:“你是村干部嗎?”
張浩代替回答:“他叫陳建威,香山幫扶單位派駐的第一書記兼扶貧隊長。還有兩名隊員小馬、小段。”
“哦,辛苦你們。”柳紅英伸出手說。陳建威抑制緊張和興奮,上半身前傾,握手。她的手潔凈溫軟。她比媒介上的照片蒼老,眼角魚尾紋細長微翹,臉龐橢圓,五官漂亮,眼神真切慈善,像老師、大姐,抑或是長輩。
柳紅英問什么,陳建威彬彬有禮地回答,力求言語準確,不做刻意發揮。她對他的回答充滿興趣,她的笑比剛才生動。柳紅英提出合影。她站定,縣委黃書記立馬靠到柳紅英左側,段杰靠右,陳建威示意彭維群、馬世燊趕緊站過去,自己和張浩站黃書記旁邊。合影后,柳紅英到駐村辦駐足幾秒,與各位握手后,從容上車。
到桃河鎮產業發展合作基地,柳紅英在電子商店查看網絡訂單,在燈飾門店詢問款式和價格,在燈飾廠向工人學習插件。她詳細了解基地的現狀與對未來的設想。陳建威被公推為代言人,他研究生專業和扎實的備課派上用場,從管理到市場、從產業到經濟、從現狀到趨勢,一一道來。柳紅英表示滿意,她站在桃北、桃南村合作社辦公室門前,提出發揮示范特色產業引領作用,完善農村電商平臺;要求注重民生兜底,對貧困群體幫扶到位、救助到位,弘揚良好的鄉村文明,號召脫貧攻堅大獲全勝。
柳紅英視察當晚,陳建威收到許多祝賀,“扶友”、學友、親人沒有吝嗇對他的肯定和點贊。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到兩年的付出,得到省領導的肯定,這是無上榮幸的事??墒撬吲d不起來,他的大本營,他生活的基地,曾經與他相知相伴的情侶沒有與他分享,似乎永遠不可能了。他的心中充斥對馮寶妮潮涌般的思念。他多么希望聽聽她的溫情話語,哪怕是稍縱即逝的只言片語,他多么想感受她的呼吸,哪怕只是短暫地擁她入懷。然而,她消失了,就在柳部長離村時,她在微信里正式提出分手之后拉黑。那個嗜好甜品的南國女孩,那個坐在津市寧壩棚戶區的天?外來客,那個白雪佳人,那個巔峰女人,不愿意再見他了。她或許早處于消失狀態,所謂的上班忙碌,長期出差,只是表象。相戀是美麗的錯誤,他倆的距離,慢慢成為無法相互感知跳動的兩顆心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