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楊干華文藝研究座談會在信宜召開
更新時間:2020-11-05 來源:信宜文聯
10月29日,“楊干華文藝研究座談會”在楊干華家鄉——信宜市思賀鎮舉行。信宜市文聯和文聯下屬八大協會的文藝骨干和愛好者、思賀鎮黨委主要負責人、思賀教師代表、楊干華生前的親朋好友等30多人參加了座談會。
楊干華是知名的農民作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以群眾熟悉的鄉土語言大量創作反映農村、農民生活的作品而聞名中國文壇,有《石頭奶奶》《驚蟄雷》《冬夜備忘錄》《社會名流》等作品存世,其中《驚蟄雷》獲廣東省首屆魯迅文藝獎。
為研究、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文學藝術家的創作成就和精神品質,當地去年成立了楊干華文藝研究會,旨在以此為平臺推動本土文藝事業發展繁榮,為培養“德藝雙馨”的優秀中青年文藝工作者打下基礎。目前已通過向社會公開征集楊干華作品及其家屬贈送書稿等方式,收集到一部分作品和手稿。
座談會上,楊干華昔日同窗好友、原思賀中學校長劉乃芬說,楊干華從小博覽群書,自中學時代嶄露文學才華,是逆境成才的代表。他對生活觀察細致、對社會思考觀點獨到,文學作品語言獨特,具有很濃郁的鄉土氣息。信宜“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條件,也孕育了他的《天堂》三部曲。楊干華生前熱心家鄉教育事業,為家鄉教育發展和文化宣傳作出奉獻不求回報。
對于如何通過楊干華的文學成就激勵培養下一代學子,思賀中心學校校長陳志坤提出設想,擬爭取成立“思賀鎮楊干華文學獎”、設立思賀人文館等措施,加強宣傳,通過中小學生研讀干華作品、寫讀后感和舉辦寫作競賽等活動,提高思賀的文學、文化氛圍,讓青少年深刻領悟“讀書的意義”。
信宜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主席向梅芳呼吁文藝界和相關部門要重視干華文藝研究,通過舉辦各項文藝活動,引導青少年閱讀楊干華的作品,學習楊干華的鄉土語言特點等。文藝工作者要扎根基層、深入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圍繞中心工作,創作出更多具有地方本土元素的文藝精品。
與會的其他文藝工作者和干華親朋好友也都紛紛暢所欲言,講述自己與楊干華交流學習的各種往事,對如何推動楊干華文藝研究會相關工作發表了見解。
思賀鎮黨委書記盧青茂表示,下一步思賀鎮黨委政府將加快鎮文藝活動中心的建設,設立文藝創作基地,通過多個平臺宣傳本土文化,加強楊干華作品、文學成就展示、研究等工作,通過各種措施引導、鼓勵年輕人重文化、愛生活。
研討會期間,來自信宜市的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在信宜市思賀、新寶、合水、平塘四個鎮開展了以“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文藝采風活動,每到一處,大家都深入了解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細致認真聽取介紹,做好筆記,在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種變化的同時紛紛表示,活動結束后將以實際行動努力創作,以優秀的文藝作品向前輩致敬,為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貢獻基層作家、文藝家的積極力量。(張桂信 黃鈺洲 向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