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陳彥儒 | 中山老板種茶去
更新時間:2020-11-02 來源:中山日報
拉布拉多搖著尾巴,在前方帶路,它不時吐著舌尖,側回身望著正忙著拍照的我們。
這里是位于廣東英德沙口鎮平峰村的一片茶園。回想起11年前拿下一千畝土地種茶,從中山市過來投資的企業家老林話就多了,他指著一大片茶林說:“這片茶林我包了50年,為當地提供了65個工作崗位。”
與外地茶林茶山相比,老林的茶園雜草叢生,整齊的茶林外,到處都擠滿半人高的一包針等各類雜草。
“我們從來不用除草劑,因為除草劑會污染土地,土地一旦污染就沒救了,種植的作物就會出現重金屬超標,有害物質超標現象。”老林解釋說,自己之所以種茶,就是為了喝到不施農藥、催長素、除草劑和化肥的有機茶。
一同前往茶園的林太太告訴我們,當年拿下這片地,他們深翻改土埋下牛糞、花生麩之后,足足空了半年才去種茶樹,就是為了有效改善土壤,讓有機肥充分發酵。“剛種茶樹那年,草長得比樹還高,我們堅決不用除草劑,1000畝茶園全用鋤頭去除草,第一年聘請農民工的除草成本就花了七十萬元。”
老林夫婦種植的是英紅九號品種中的優良品種“粵德紅”,英紅九號源自1956年云南引進的大葉茶,1961年科技人員從中分離出22棵無性系單株,1964年經初步品比試驗,入選的單株被正式定名為“英紅9號”,1985年廣東省為了便于推廣,將名稱中的阿拉伯數字改成大寫數字,“英紅九號”從此逐步成為與滇紅、祈紅一道走出國門的三大著名紅茶。老林說,粵德紅是英紅九號系列眾多品種中的最有特點的新品種之一。
傍晚的陽光耀眼,橙紅的光芒照著茶林,密密麻麻的茶葉上布滿一個接一個的圓圓的小蟲眼,透過蟲眼,光線一縷縷投射在堆著厚厚的落葉的地上。“我們的茶從不除蟲,茶林蟲害是有階段性的,”林太太又指著茶葉說,春天采明前茶,秋天摘白露茶,茶園一年只采三季,采完茶后即安排工人背電鋸截枝,挖溝埋牛糞、花生麩。“截枝,追肥,下一季茶葉長勢才好。”林太太又補充了一句
遠處,河流在余暉中緩緩流淌,從茶園邊角望去,河畔有一株柿子紅了,一個個圓圓的紅杮很是招眼,更遠處的青山,像重重疊疊的日子湊在一起。
見我們圍著茶園聊個不停,拉布拉多干脆就趴在地上,也許閑得無聊,也許是背癢難受,也許要引發我們關注,它突然翻了個身,四腳朝天,肥碩的背脊在滾燙的水泥路面一左一右搓了起來。
“這條白狗養了幾年了?”我好奇問道。
老林答道:“養了兩年了,是我從中山工廠帶過來的,一有客人來參觀茶園,它就會歡天喜地跟著來,陪我們逛茶園。”
老林夫婦在茶園養了好幾條狗,其中有一條兇悍的雜交狼犬和數條黑狗、一條卷毛狗,還有兩條黃色的田園犬,也許狗也有狗性吧,能一直陪著客人走完茶園參觀路線的,也就是這條雌性的拉布拉多和一條雄性的田園犬,其他數條狗一走出大門,搖搖尾巴又掉頭竄回去,好像很不屑于帶路之舉。
而喜歡帶路的拉布拉多與另一條不時跑進茶林嗅嗅,不時追著蝴蝶跑,然后又溜回來追我們的那條活潑的雄性田園犬相比,性格特別嫻靜,我們走,它就走,我們停下聊天,它也就趴在地上靜靜聽著,有時,耳朵尖還會一抖一抖,仿佛很留意我們說的話題。
“你看看,這條拉布拉多的表現,萬物皆有靈。”老林說,“同樣,土地也一樣,你如何對待它,它就會如何反饋你。用粗放式方式種植的茶葉和精細化有機種植的茶葉,口感味道區別很大。”
當每年繁忙的采茶季結束后,當中山工廠調來幫忙的一批批工人送回去后,坐下歇息的老林并沒有一絲輕松的感覺,他坐著泡茶,仔細研究著沏出的有機茶的口感與克數、與水溫、與茶色、與水質等等相關的話題,也思考著與未來有關的事情。
在茶園,聊著采茶季,老林告訴我們:“不僅僅是種茶,制茶也很關鍵,我們開工制茶時,工人們心情好,揉青輕揉慢搓,一下一下揉得很耐心很平和,茶葉中的細胞壁在加工中慢慢擠破了,這時茶的味道就出來了,這樣制出的茶泡四壺五壺還有茶香撲鼻,而工人情緒不佳,心里有事趕著下班,胡亂揉幾下應付了事,沒有擠破茶葉中的細胞壁,這時制出的茶往往沖第二壺水就沒有茶味了。”他解釋茶道理論一套又一套。
“我用文言文寫了篇文章,提到‘惟識茶療養生者,可遠萬藥而身健,神久安矣’”老林的侄子林大從事醫療行業,他插言提到茶療,提到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葉海峰提出的茶療激發細胞釋放胰島素,達到“控制血糖”,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
茶療雖好,但是還有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三十多年來,有關茶葉農藥殘留的問題一直不斷被提及,二十年來,各式各樣香型的香精茶開始沖擊著市場,幾年前,還有一堆堆標志著產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某些城市銷量加起來恐怕超過一世紀的產量之和、讓眾多了解歷史的顧客嗤之以鼻的茶葉層出不窮……茶葉,在今天依舊是一個讓人關心、揪心、又備感虐心的話題。
老林自稱是“完美主義者”,他1989大學畢業,曾去深圳打工,后來逮住機遇創辦工廠,代工生產迪士尼、熊本熊、小馬寶麗、Hello Kitty等等國際知名品牌產品。多年一直強調質量和細節的他愛喝茶,對魚龍混雜的茶葉市場觀察了很久,2009年,為了能喝到真正的有機茶,老林果斷拿下英德1000畝土地開茶園。
種茶,種沒有農藥殘留的有機茶,種不施化肥和催長素的有機茶,種沒有被除草劑污染的有機茶,老林瞄準的是并不僅僅是茶葉市場,而是尚未起步的大健康市場:“我們做茶葉,還要做茶葉深加工產業鏈,比如我們將茶葉中的茶多酚等精華提煉出來,要做茶餅干、茶蛋糕,茶面膜、茶糖果等等,還要做真正是用茶葉做出的而不是用食品添加劑調配出來的茶飲料。”
展望未來,老林望著落日照亮的茶林,眼睛閃爍著一絲激動和憧憬。
盡管有旅行社想談合作開發民宿市場,但老林夫婦對此非常慎重,他們注重細節:一是因為開進茶園的路面狹窄,二是擔憂游人和車輛增多,汽車尾氣會影響茶葉的品質。的確,老林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商人,他在茶園建幢兩層別墅,沒有去購買那些古木名卉,而是掏出千元,請當地農民從山上挖了棵碩果累累的鐵冬青回來種。
“這樹,又叫萬紫千紅。”進門前老林介紹,門前聊天時又扯起,出門時見我們圍著鐵冬青拍照,他再一次談起上山挖樹的往事——老林喜歡聊天人合一,認為萬物有情,熱衷于善待土地,希望在靜好歲月中安享大地的饋贈。
夕陽西下,山坳里的茶園漸漸暗了下來,拉布拉多從趴著的公路上站了起來,先是左右擺了擺頭,然后又抖了下趴走的身軀,搖著尾巴走到我們前面,它好像能聽懂我們的對話似的,提前就擺出返程帶路的姿態,要帶我們回到那棵種了滿樹紅果的鐵冬青的別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