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賀紹俊 | 陳啟文長篇報告文學《為什么是深圳》:深圳的故事, 就是中國故事
更新時間:2020-10-22 作者:賀紹俊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了,所帶來的變化和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震驚。當我們總結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時,深圳自然是第一個進入視野的關鍵詞。
我記得兩年前,為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圖書界就出版了不少以深圳為主題的作品,涵蓋政治、經濟、歷史、文學等各個方面,大家對深圳的經驗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和展現。又是兩年過去了,中國的改革開放繼續向前,朝著縱深發展,譜寫著改革開放的新篇章。不久前,我收到陳啟文寫的一本書,書名叫《為什么是深圳》(海天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書很漂亮,也很大氣。但我感興趣的是,關于深圳改革開放的書已經寫了很多,陳啟文這次為什么還要寫深圳。
當今世界的局勢,與兩年前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時的世界局勢完全不一樣了。美國政府挑起的中美貿易戰和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完全打亂了世界的節奏,也給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帶來了困難和阻力。如何應對危機,突破困境,這是擺在全中國人民面前的現實挑戰。在這場挑戰面前,深圳照樣沖在了前面。深圳的華為就是我們都很清楚的例子。美國政府一再拿華為“開刀”,一步一步要把華為逼向絕境。但華為也無所畏懼,沉著較量,以頑強的意志化解危機,開拓新的局面。在陳啟文的這本書里,就詳細介紹了華為的所作所為。
陳啟文所寫到的這些內容,其實也就向我們解釋了為什么說的還是深圳。因為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自然也就成為國際上試圖阻止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勢力的首要攻擊目標。華為是最典型的一例。美國竟然用盡各種兇狠的手段,要將深圳的一家企業置于死地。就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們眼見到美國政府對華為一波又一波的制裁和施壓。陳啟文在這本書里詳細寫到了美國政府對華為的打壓,也寫到了華為面對這種打壓又是怎么走過在華為發展史上“極端困難”的2019年的。
在美國的極端打壓下,華為表現出頑強的適應能力和求生能力。據福布斯中國公布的的數據顯示,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8588億元,同比增長19.1%,其智能手機的銷售收入也同比增長34%。這樣的成績多么令人驚喜,但這樣的成績又真是來之不易!現在華為仍處于外部條件非常嚴峻的時期,但他們并沒有退縮,而是靈活機動地改變研發方式,以適應外部條件的惡變。我在陳啟文的書中看到了任正非在這種形勢下說的兩句話,這兩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句話是:“極端困難的外部條件,會把我們逼向世界第一?!绷硪痪湓捠牵骸拔蚁嘈艅倮欢ㄊ悄軐儆谌A為的,也是屬于中國的!”
華為就是深圳的縮影。任正非的這兩句話,其實也就是明確回答了我的問題。為什么說的還是深圳,因為說深圳就是在說中國。深圳的創業和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精神的集中體現。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我們應該如何迎接挑戰,應該以什么方式去克服困難,深圳仍然是一個排頭兵,仍然是一個體現中國信心和能力的標志性窗口。
因此,我們不僅要說說深圳在當今時勢發生重要變化的情景下是怎么做的,而且也要站在今天的變化趨勢下重新認識深圳過去是怎么做的,并從過去的所作所為中獲取新的啟示?!稙槭裁词巧钲凇份^好地回答了這一問題。陳啟文采取全局鳥瞰與典型剖析相結合的方式,梳理了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軌跡,既突出他們與時俱進的智慧,也強調他們對改革開放精神的堅守。
作者將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按年代分為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選取一個在這一階段興起的企業為個案進行深度解析。四十年,四個年代,依次是1980年代的華為、1990年代的騰訊、2000年代的大疆、2010年代的云天勵飛。他們分別體現了不同年代的特征,見證了深圳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如何抓住時機成功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轉型。如今,我們顯然不再用“深圳制造”“世界工廠”這些詞語來夸贊深圳了。盡管這些詞語曾經代表著深圳某一階段的重點和輝煌,但它們已經成為歷史。如今深圳正在將具有原創性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對標全球的名牌商標、世界一流的經營理念等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當然,在深圳四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也有始終沒有變的東西,這就是不斷改革、不斷進取的精神,勇于當先鋒、打頭陣的精神。廣東人有一句口頭禪,叫“我走先”,這可以說是廣東人性格的典型體現。當廣東人性格與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融為一體時,便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如今,深圳人照樣以“我走先”的豪邁姿態挺立潮頭,他們以實際行動充分顯示出中國強大的抗沖擊能力和危機處置能力。因此,再一次講述深圳,也就是再一次認識中國。